“我是死过好几回的人……”这是军事科学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中心主任郑守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上世纪80年代,他随部队赴边境作战,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让郑守华觉得自己的命是从战场捡回的,在工作中怎么“拼”都应该。
理解了这股原动力,就不难理解他工作起来为啥总是拼劲十足了。几年前,郑守华参加一场国家级反恐演练调研评估。别人请他上观摩台,他却自找苦吃,跟着参战队员爬残墙断壁、钻草丛树林。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复杂、不可预知因素多,只有贴近一线调研,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将来战场上不必要的牺牲。”郑守华坦言,每每想到当年那些牺牲的战友,就会不自觉从思想情感上将自己的课题与官兵、群众的生死联系在一起。
“攻击队员踹门角度不当易暴露自己”“侦察队员索降时,绳索过长易被‘敌人’发现”……演练中,因出现这些细节问题被判“阵亡”的官兵,事后都心服口服,并感慨这些细节在实战中很可能会救自己一命。
去年芦山地震后,郑守华第一时间赶往灾区。一路上,道路堵塞、物流不畅、伤员运送困难的场景,让他真切感受到灾区交通管制是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他对灾区出入车辆类型、禁行分流路线、道路指挥调整等提出解决方案,得到现场指挥领导认可。回京后,他在提交给总部的报告中又提出了更加完善的解决构想。
零距离接触战场,才会真正知道哪些东西关乎生死,并从中找到课题切入口。抗震救灾的日子里,郑守华冒着余震和官兵并肩战斗,梳理出“地毯式”“旋转式”等搜索方法,总结了“头面部帽式包扎法”“肩部燕尾式包扎法”等急救措施……这些都已写进由他主编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教材》中,在全军推广。
20多年来,郑守华多次亲临非战争军事行动现场,在反恐的战场上、震塌的房屋中、决口的堤坝上、肆虐的山火旁,排查出一个个关乎官兵、百姓生死的隐患,推出了《反恐怖作战研究》等10部著述和40多份研究报告。
看年近花甲的郑守华有时拼得太凶,有人曾好心劝他。他笑笑说:“我是死过好几回的人,现在该替官兵和群众认真活着了。”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