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柠”志愿服务掠影。新华社发
“Good bye(再见)!”说完这句话,英文播报员陶秋成轻轻关上了麦克风。这个动作他已经重复了上百次,但这次是最后一次。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陶秋成是青奥会橄榄球赛场的英文播报员。作为一名青奥志愿者,陶秋成心里有太多感慨:“这段时间,大家顶住了很多压力,也受了一些委屈,但最终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大家配合很好,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下来。这个暑假,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些收获将会使每个人终生受益。”说完陶秋成忍不住流下不舍的眼泪。
摔倒、倒立、跳“小苹果”……如果要评选南京青奥会最火的“明星”,那一定是吉祥物砳砳。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它的照片被疯狂转发。各种萌态的砳砳其实全部由志愿者扮演,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扮演者却“苦不堪言”,“穿上表演服又闷又热,每次表演结束,从头到脚浑身湿透,确实非常难受。但我们给青奥会传递了快乐,同时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值得!”砳砳的扮演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的大一学生程欢说道。
自去年10月南京青奥会志愿者招募活动启动,共有10.3万人在报名系统注册报名。经过30多场面试,最终选择了2万名志愿者,分布在观众服务、竞赛组织、礼宾服务、餐饮服务、医疗服务、代表团助理等400余个岗位。经过大多数网友的推荐,本届青奥会志愿者的昵称沿用去年亚青会的“小青柠”。
让所有“小青柠”铭记的是,在青奥会开赛一个月前,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回信对“小青柠”寄语:“作为志愿者,无论是在台前还是幕后,无论是迎来送往还是默默值守,都可以在这场青春盛会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我们做到了!”25日晚,南京奥林匹克中心结束了青奥会田径比赛所有项目的角逐,800多名志愿者大声喊出这句肺腑之言。田径赛场的礼宾助理王玮明告诉记者,“我们接待了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内的很多体育界名人,我们的表现都很大方得体。”作为南京农业大学即将升入大四的学生,他认为青奥会志愿者的经历规范了他的言行举止,会帮他更好地融入社会。
“习近平主席说,青奥会是中国和世界青年分享青春和思想的舞台。我们做到了!”来自多哥、在南京农业大学学习的志愿者斯瓦丹如此说道。他说虽然没有机会在青奥会见到本国运动员,但在赛会服务中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
在南京最炎热的8月,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们放弃暑假,大多数都住在没有空调的学校宿舍,凌晨出发,深夜返回。在志愿者之家里,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小李同学在留言中这样写道:“也许这只是一条平凡之路,被人走过的同时也在被人忘却,却被我们赋予新的意义。我们用脚步丈量青春,用微笑绽放魅力。”
(本报南京8月27日电)
制图:苏 鹏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