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海战片,就千万不要错过经典影片《U-571》,该电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潜艇通讯密码的争夺与反争夺的故事。
二战前期,德军屡次发动潜艇偷袭,常常出奇制胜,凭借的就是高超的密码通讯能力。密码通讯能力可以说是决定大规模潜艇战争胜负的关键。
U-571,当时装备了德国最先进的密码解码机,由于在执行任务中受创,被盟军捕获了求救信号。为了舰上的密码解码机,盟军和德军开始了一连串的猎杀与反猎杀……
最终,盟军在俘获U-571后,不仅用它成功反杀一艘德军潜艇,而且正面挑战了德军的一艘驱逐舰并用最后一颗鱼雷和对手同归于尽。影片向我们展示了U-571强大的潜伏能力、机动能力和作战能力。
电影固有夸大情节的因素,现实中的U-571是德国U潜艇ⅦC型的一个代号,于1940年6月建成,1941年5月服役,舰上配备5个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4~16枚鱼雷,装有88毫米甲板炮一门,水下排水量达871吨,标准下潜深度为160米,但因为采用标准化批量建造,性能非常稳定,所以电影中U-571下潜到200米还能生存。服役期间,共执行过11次任务,击沉了7艘舰船。
物以类聚。U-571是德国产量最大的潜艇,诸如此类的潜艇统称为“U潜艇”。翻阅二战历史,你一定会牢牢记住“德国U型潜艇”的名字,它最擅长偷袭战术,被人称作“海上之狼”。
其实在一战中,德国U型潜艇便表现出了较强的水下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如果说U型潜艇在一战中是未长大的“狼崽”,那么二战便让它成熟起来。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这样写道:在战争中,唯一让我感到恐惧的是U型潜艇的时代。这源于一段令人沉痛的回忆。当时,德军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大陆,又在大西洋上挑起了战争,欲凭U型潜艇挑战曾经的“海上霸主”。硝烟从空中弥漫到地上,又从海上弥漫到海下。
不可否认,在海战中,德军充分发挥了其潜艇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艇的战斗力,指挥德国潜艇的海军上将卡尔·邓尼兹发明了“狼群”战术,用6~12艘潜艇组成水下舰队,白天尾随护航队,黄昏时进入攻击阵位,夜晚钻入护航队中用直航鱼雷实施近程攻击。在一次海战中,一个由12艘潜艇组成的“狼群”曾击沉了32艘舰船,而自己却安然无恙。
在没有声呐和制导鱼雷的年代,德国U型潜艇的确“嚣张”了一段时间。在二战中,德国U型潜艇在盟军的海上交通线上对盟军的船只频频出手,击沉了3500艘舰船,造成45000人死亡,给盟军造成了难以承受的损失。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