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拿什么来祭慰英灵

■丁光照

2014年09月01日06:04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拿什么来祭慰英灵

  读罢军报7月23日“人物纪实”专版刊发的《英雄永久的宿营地》一文,深受感动。让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烈士,还有他们的亲人、战友,还有那些永远关心和热爱人民军队的社会各界人士。

  30多年过去,边境的硝烟散尽,但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却没有被人们淡忘。像何田忠一样,牺牲的军人多为二十几岁,花一样的季节,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花前月下的爱情甜蜜,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儿女带来的天伦之乐,便英年早逝,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个充满硝烟的画面中。

  像何田忠一样的军人,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不惜赴汤蹈火乃至献出生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军人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注定不再属于自己。他们身上所肩负的是一个国家安危的重任,他们身上所肩负的是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人民的嘱托。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不能再常年守护在父母妻儿的身边,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自古忠孝难两全”。当一个军人无法为自己的父母尽孝的时候,那么他就一定是在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尽忠!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诠释“军人”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逝者已逝,最痛苦的还是烈士的亲人们。30多年过去,田妈妈却不知道儿子长眠在什么地方。儿子应该是经常见的,但那是在梦里,就像作者总是梦到自己牺牲的战友一样。要知道,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还有什么比失去儿子更为残酷?!还有什么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让人悲痛?!

  英雄的父母是伟大的。田妈妈和老伴虽是普通工人,却对党对祖国有着朴素的感情。他们深知国家需要的时候,不惜赴死,这是军人的使命。他们也从不向国家要求什么,这就是那个年代普通军人的父母,通情达理,深明大义,而把丧子的悲痛埋在心里。这种埋在心里的悲痛更让人难受。看到这里,我们情不自禁地流泪。

  母亲思念爱子,军人难忘战友。对烈士怀念最深的除了烈士的亲人,还有他们的战友。像作者一样,谢楠、兰钢、朱效悯等人,一直为了烈士的事情而奔波,还有联系不上何田忠的家人而深感内疚的汤渝平。没有经过战场上生死离别的人不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对烈士牵挂的还有许许多多关心和热爱人民军队的人士。 文中一个细节特别让读者动情:捐款者用一个大信封送来7000元钱,但见他双眼红肿,显然是刚刚哭过。他说,不知道这够不够他们3人的路费。不够我再捐,咱老百姓啥时候都不能忘记那些在国家需要时奋不顾身的军人。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而不去尊重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英雄已经沉睡,忠魂昭示后人。对于已经长眠在西南边陲红土地下的英灵们,我们最好的祭慰就是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关爱好他们的遗属。

  能战方能止战。如今,世界并不太平,周边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我们渴望和平,但绝不惧怕战争。这样的道理军人比谁都能理解。如果哪一天战争真的来临,我们仍会像30年前的他们一样,大义而从容地出征!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