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问题三方国际联络小组(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同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代表5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从当天傍晚起停火的备忘录。
据悉,这份备忘录由超过十项要点组成,内容涵盖停火、停火监督、交换俘虏和人道援助等。它规定双方同时停火,并由欧安组织监督停火执行情况。但截至记者发稿,这份备忘录全文尚未公布。
欧安组织代表塔利亚维尼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会谈非常重要并富有建设性。除停火外,与会代表还就从战区撤出重武器、以“全部换全部”方式交换俘虏、采取措施确保冲突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并达成了今后的工作机制。
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祖拉博夫说,这份备忘录包含了停火后将落实的后续步骤,实际上已勾勒出未来彻底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政治框架。
舆论普遍认为,能在此时达成停火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乌克兰冲突双方从4月打到现在,双方损失惨重。不管政府军还是民间武装,双方都认识到,继续打下去难有赢家。二是外部存在推动停火的因素。西方和俄罗斯互相制裁的结果让双方经济都受到巨大影响,如果俄在乌东部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很难想象俄会愿意继续承受新一轮制裁的风险。欧盟也可能为维护自身利益放缓制裁步伐。三是秋季来临,乌克兰和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将凸显,成为迫在眉睫的制约因素。
乌克兰危机持续时间长。大国博弈、民族矛盾和乌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停火协议达成后战火会否复燃?谁也不敢对此打包票。即便能实现真正停火,开启和平进程,要解决好乌东部两个州地位问题、中央平稳向东部地区放权问题以及战后重建等诸多问题,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据新华社明斯克9月5日电 记者 陈俊锋、钟 忠)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