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患莫大于“有所恃”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阅微草堂笔记》这段话,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
浩瀚历史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恃权者如清朝权臣和珅,倍受乾隆宠幸,人称“二皇帝”,后树倒猢狲散,被嘉庆皇帝赐死。恃势者如明代开国功臣胡惟庸,自忖打江山劳苦功高,骄纵跋扈,不可一世,最终因“擅权植党”罪处死。恃财者如西晋巨富石崇,富可敌国,世罕其比,以为“自己有钱,没什么摆不平”,结果死于“八王之乱”中的权力斗争,留下的巨额财富最终落入他人手中。
有所恃何以成为大患?一言以蔽之,“敢于蹈险故也”。许多人有了权势、财富,办起事来轻而易举、一帆风顺。长此以往,就产生错觉,觉得自己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即使做了坏事,组织和群众也不敢管。
消除“有所恃”之患,关键要“有所惧”。面对权力,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以如履薄冰的态度用好手中权力。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