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直面尖刀的血性
2013年9月入伍的列兵姜学丰,家在浙江绍兴市。初看小姜,若穿上长袍马褂后文质彬彬,活脱脱就是一个古代县衙的师爷。
12月份补入成武县中队,迎接新兵的见面礼,依然是坚持30年不变的军事素质摸底,姜学丰五公里越野27分钟、擒敌拳勉强能够打下来……面对这样的成绩,原中队长孔海峰内心不免有些着急,与新战士见面谈话后,让他更是急上加火。
“面对从监墙上跳下的犯人,你敢不敢单独直面抓捕。”
“我敢!”
“你看这个监墙有4米多高,能翻越监墙的犯人,肯定素质比较好,也不可能像我这样,微笑着和你谈话。他要是发现你抓捕他,肯定和你拼命的,你还敢不敢?”
“我、我,我还真不敢……”
这是成武县中队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同样的问题让11名新战士回答,几乎有1/3选择不敢,1/3回答至少两个人一起才敢,另外1/3回答没有底气。
在支部会议上,他与几名支委分析感到,虽然现在的兵员素质在提高,但由于都是独生子、学生兵,体能基础、战斗精神、坚强意志都比较弱。
“武术之乡岂能有面对罪犯不敢亮剑的兵?用尚武文化滋润过的成武兵什么时候都是嗷嗷叫,就是天王老子也敢揪下三根胡须。”在成武县中队服役近8年的孔海峰,回想起自己当兵时的情形说道。
随后,孔海峰以了解驻地为名组织11名新战士,参观成武县精武广场等地。武术之乡果然名不虚传,双休日的精武广场上,有一位长须过胸的赵老师傅,是成武县大红拳嫡系传人,身边的兵器架摆满了刀剑各类器具,10余个徒弟互相切磋技艺。
让姜学丰感到惊奇的是,赵老师傅让体型最瘦的十五、六岁徒弟与近百公斤的弟子切磋,名曰练胆。赵老师傅解释说,路见不平一声吼是学武之人最本能反应,要吼必须有吼的基础,这就是胆量。赵老师傅告诉说,他最小的弟子仅有4岁,上次随父母在浙江旅游遇到20多岁的小偷,他依然敢冲在前面。
听着武术之乡的故事,观看习武人的苦练技能。姜学丰惭愧低下头,同时激起他们内心精武强能的热情。
每天3次五公里练体能,100个负重深蹲、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俯卧撑、100个单双杠一练习、100个摔擒“五个一百”从不间断、冰雪无阻,3个月魔鬼式科学训练后,孔海峰又组织驻地武馆教练来中队传授散打技能,让体重、身高悬殊最大的配对组合,在真打实抗中培育敢于冲锋的胆量和技能。
经过近半年的摔打培育,在5月份支队组织的三次勤训轮换中,中队官兵分获第一、第二和第四的成绩。姜学丰说,其实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相信有这种勇于挑战一切的亮剑精神做支撑,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能取得成功。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