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有话说
患者韩成梅是在王奇这里做的瓣膜置换手术,说起王奇主任,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涛涛不绝地讲起王奇的好。她说,做手术前我很害怕,这一刀子下去做不好可怎么办,我还年轻呀。在临手术前王主任观察我的病情,给我做工作,教我怎样消除害怕心理,一看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说话温和,又听说他是大专家,“一把刀”,紧张的心情就减少了不少。我的手术王主任从始至终,连最后缝线都是亲自动手。我哥哥也是拿手术刀的,他说术后缝线的事,他都不会去做, 而是交给助手,王主任却是亲自做,每例手术都是这样的,做得真不简单。我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没职没权,年龄上又和王主任有很大差距,但王主任看病不分三六九等,手术的当天晚上,他又带医护人员到病房察看病情。
赵东初带着儿子赵浩从外地来到这里治病,此前,他找过他的一位好朋友,在一个医院任院长,而且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他没想到再给自己儿子商定手术时,这位院长亲口对赵东初说:“你拿出两千元,主刀医生一千元,那一千元给下面的人,吃饭问题你就不用管了,我们院里来解决。”这是朋友熟人的一份人情,还这样地张口,要不是朋友和熟人就不知该做如何处理了。可想而知,那些生活还没有富裕起来的农民,那些只靠工资收入生活的工人又该当何论呢?
在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一件事,看来并不大,但从这一点透视出来的问题,却是令人生畏。但在王奇科里,没有收受红包这会事,也不吃请,而且医德医风医技都非常好。有一次,一名患者将红包送给王主任,没想到等手术完后,他托另外一个医生给送了回来,信封上写着:病人正需要钱,而我不需要,把钱留给最需要的人吧。从这一比较,就知道王奇主任的高尚风格。我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所有好的词语都用上来形容华主任的人品,也觉得不过分,他是真正的像雷锋,他“对待病人有春天般的温暖”。
我们采访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王奇主任像邻家大叔一样,让人感到亲切。大家流着泪数说着王主任的好,回想起王主任给他们治病的日日夜夜,有的患者甚至说,真想再做王主任的病人。
王奇偶尔也发脾气,有一次,一名叫张文斌的患者,主动脉破裂,情况十分危险,需要立即手术。手术室准备时,动作稍微慢了些,这时,王主任发脾气了,他大声地喊:你们快点,再慢腾腾病人就不行了!这是他少有的发脾气,但也是为了病人。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