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身材、外表斯文,初次与王智勇见面,记者很难把他和训练场上操枪弄炮、比武场上力压群雄的冠军联系在一起。而在不久前,在北京军区组织的连续3场参谋业务技能比武中,王智勇勇夺桂冠。
金牌背后,几多汗水。
一次火炮野外射击,王智勇用时比第一名多了10秒钟!怎么把这10秒抢回来?经过反复练习,他发现画基准方向线时,先画炮阵地方向线可以避免拔掉表示观察所的大头针,优化了指挥作业顺序,提高了作业速度。这么一个小细节,帮助团队缩短了3秒钟时间。居中水准气泡时,他用左臂夹紧身体,用右手快速固定方向盘,这么一来,一下子就争取到3秒钟时间。
“武艺学精,才能克敌制胜。”王智勇说,一想到残酷的战争,他就想把军事技能这些事搞得更明白,“没有最好,必须争取更好,才能拿到人生的金牌。”
手枪射击训练,别人中午休息,他却在训练室度过。因为左下肢静脉曲张,比赛时间紧张,他只能用冰带进行冷却治疗,随后,3公里越野跑后半程他又完成了一次冲刺……
一路过关斩将,王智勇从师里脱颖而出。“当时,满脑子都是比武课目。”王智勇赛后描述此前感受。“有几个晚上,王智勇把我从梦中喊醒,仔细一听,原来他在梦中念叨一道作战计算题。”同宿舍的朱伟伟如此“揭秘”他的冠军室友。
备战军区参谋技能比武,王智勇把能力发挥到了极致。2000余道军事理论、1300余张航空照片、1000余幅计算机标图、800余份手工标图、50余个沙盘堆制,都一一被他征服。在领导和同事眼中,他成了每晚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拼命王”。
比武当天,目标判读、作战计算、军事理论、计算机标图、沙盘堆制、战场情况介绍等7项内容轮番上阵,既比传统技能,又比一体化指挥平台等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的操作;既比装甲、炮兵等兵种内容,又比海、空、二炮等军种知识。王智勇不负众望,摘到沉甸甸的金牌。
“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比武夺冠,只是军旅人生的一个小小驿站。在他看来,信息化战争的狼烟已经点燃,惟有不断超越,才能在未来战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