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再探感召力:撬动心灵的力量从哪里来【3】

2014年10月29日14:50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再探感召力:撬动心灵的力量从哪里来

  教育的感召力首先来自真情的感染力。教育拨动官兵心弦,必须学会运用情感提升教育效果——

  撬动心灵,要面对面心贴心投入真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上士范洪川,至今仍然无法忘记11年前的那堂课。

  “那是我新兵下连第一课。当时,我们都坐在连队俱乐部里,指导员邓东平什么也没拿就走了进来。他讲课的主题,是‘我们红二连的兵应该有个兵样’。先说到战争年代连队是怎么打仗的。当年,连队攻打无名高地时,老连长一声吼,手榴弹一炸,把敌人打得稀里哗啦。他很投入,讲得激情四射,把我们的心都抓住了。后来,他又讲到训练尖子张小兵怎么成长,生病后班长怎样帮他熬药,退伍时又如何舍不得走,俩人在屋里抱头痛哭,指导员边讲边流泪……听了他的课,我就觉得这个连队不赖,发誓要好好干。”

  11年前的一堂课,授课者靠真情打动了范洪川,也激励了范洪川。范洪川当班长10年,带出了近百名骨干,现在连队9个班长,7个曾是他带的兵。

  教育的感召力,首先来自真情的感染力。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说,如果把教育比作一道菜,技巧只是其中的花椒大料,而真情则是提摄百味的盐。

  从调研情况看,教育者缺乏感情投入,忘了撒放真情这味“盐”,是教育缺乏成效的原因之一。

  采访中,基层官兵反映说,有的上教育课精力不集中,心不在焉;有的课清淡如水,没有一丝情感流露;有的教育者居高临下,动辄就是要注意一、二、三,我讲你听;有的处处以领导、老师自居,自己永远是对的,教育别人是天经地义;有的自说自话,只讲自己的理,不顾官兵的情,只说自己的话,不想官兵的苦。以至于有的战士讲,现在一些指导员讲课是:想听的听不到,不想听的一大套,讲的不是我想要的,不如回去睡会儿觉。还有的教育者搞一些假大空的东西,甚至忽悠人、糊弄人。

  个别谈话“须站在同志的地位,用诚恳的态度和他说话”;对伤病员“注意不充分”“不理问”;“官长,特别是和士兵接近的连上官长,应当随时看视伤病兵,晚上替他们盖被窝”……

  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王忠明在院校时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史,每次重温《古田会议决议》中这些字句,眼睛都有些湿润:85年前,党的领导人早已告诉我们增强教育感召力的方法——解决好对官兵的感情和态度问题。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某装甲师一位机关干部被确定转业后,思想上想不通,不愿走。师政治部主任王德利把这名干部请到自己的办公室,真诚地询问他的难处,认可他为部队所作的贡献,像大哥一样给他讲今后的路应该怎样走。中午,与他一起在办公室吃盒饭。两个小时后,这名干部终于跨过了“转业”这道坎。

  人都有情感的需要,教育者心怀至诚关爱,教育就能凝聚兵心,获得共鸣和回应。某装甲团一营教导员刘德平对战士特别关心,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怎么办?战士李博刚下连时经常生病,医生说吃牛肉补补,他当即让家属买来牛肉给战士吃。别人说,那样管用吗?刘德平说,管不管用我不知道,我知道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医生说吃牛肉,家长一定会去买。官兵们说,刘教导员讲课特真诚,就像拉家常,我们都觉得与他距离特别近,特别亲,愿意听他的。

  抚今追昔。从古田一路走来,时代环境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跟进中有滞后,适应中有不适应。记者相信,只要全军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信心,孜孜以求,在适应环境变迁中有所作为、有所必为,胜利之师的“精神密码”就会永远掌握在我们手中!(费士廷 李建文 武元晋)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煜(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