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古田会议前夕毛泽东在才溪调查。 王毅 摄
强夺上杭 失利东江
“上杭”,语出《诗经 卫风》“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素有“建筑之乡”、“诗画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
上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有27人,占福建全省的三分之一。上杭才溪一个镇就出了9个军长18个师长,号称“九军十八师”。
县城的古城墙下,上杭县党史办主任黄尔贤的叙述,让我们的目光随汀江河水悠悠远溯。
1929年9月19日夜,红四军四个纵队与当地赤卫队、运输队、担架队共一万余人对上杭县城形成进攻之势。战斗打响后,佯攻部队和赤卫队员,乘坐竹筏渡过汀江。他们用机关枪、九节龙土炮、土铳等向敌军开火。二、三纵队则在北门发起攻击。经过一夜激战,于拂晓时分攻占上杭城。
长汀县濯田镇下洋村98岁的老红军王业善回忆当年情景时描述:“打‘铁上杭’的时候,上级命令我们打水西渡。我们从石圳潭到石灰山,几千上万人经过,跑步行军走了几十里路,大家又累又饿。好在一路上都有群众煮好了米饭、地瓜干,排着队给我们吃。那天是凌晨四点多吹的冲锋号,上级命令准备冲锋!我们连长背着驳壳枪,站在一座小山岗上,对大家说,马上要冲锋了,大家跳三下,看看草鞋系得紧不紧,背包绑得牢不牢。接着连长又说,大家怕不怕死,不怕死的举手。我们全连一起回答,不怕!”
红四军攻占“铁上杭”,闽西红色区域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1929年10月13日,红四军前委接到福建省委转达并同意中央指示的来信,鉴于当前两广军阀战争爆发,广东东江敌防守较弱的情况,要红四军前往广东,“开往东江来与闽西互相呼应,取得很好的联络,使闽西东江连成一片。”但中央来信迟到一个多月,敌我态势已经发生了改变。
1929年10月18日,朱德召开红四军前委与闽西特委联席会议,讨论出击东江的行动计划。19日,红四军在闽粤边界的大埔石下坝击溃敌军两个营。当日,从上海汇报工作回来的陈毅也抵达松源,与朱德会合。24日,红四军攻占蕉岭(今广东省蕉岭县)县城。25日,红四军三个纵队乘虚一举攻占了梅县。26日午后,敌粤军第十一师师长蒋光鼐率三个团向梅县反扑。由于孤军深入,无群众支援,且敌强我弱,匆匆攻入,匆匆退出,又匆匆反攻,最后终于失败。11月初,红四军撤回闽西,部队减员三分之一,这是红四军入闽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红四军主力出击东江,本想利用两广军阀混战之机,发展和扩大根据地。但由于敌情有变又未能掌握,加上思想政治工作弱化,战斗指挥失当,有轻敌思想,以致造成重大损失。东江失利,全军反思。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