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兵种联合向纵深推进
如果说前些年,联合指挥、联合作战还仅仅是一种概念,那么在2014年,大陆军思想正在被大联合取代。作为军事演习的最高形式,联合演习参演要素最全、演练内容最复杂,组织实施起来难度大、风险高,对指挥员的指挥控制能力、专业素养要求也很高。
2014年3月,中国军队成立了全军联合训练领导小组,统筹计划和组织实施全军的联合训练工作,并负责检验评估联合训练效果。有军事专家认为,全军联合训练领导小组的成立,促进了我军联合训练在战略、战役和战术3个层次的融合。
2014年,中国军队联合军演的代表作当数“联合行动-2014”。解放军总参谋部全年共组织了7场冠以“联合行动-2014”的联合演习,动用了几乎陆军所有兵种以及海军、空军和二炮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也参与了部分场次的演练。这在我军历史上算是最大规模的演习。
在“联合行动-2014”军演中,空军、海军的力量使用不再从属于陆军,真正体现了主战角色,地面上陆军开展进攻或防御,天上空军根据地面临机指示进行空中火力打击。同时,各参演要素按照战争的进程,卫生勤务单位演练战场救护,军需供给部门演练保障数万大军的后勤补给,政工部门演练战时对敌宣传、俘虏甄别、奖励抚恤。
连贯起来,就是一场完整的战争。
2014年联合演习还有一个重要成果,是把集团军一级的指挥所,从组训者变成受训者。这一变化,使我军的联合训练变得更成体系,也使组织指挥难度加大,组训内容更复杂。
为解决指挥层次的联合问题,空军、海军指挥员坐进陆军集团军的指挥方舱里,组成联合指挥所,共同制定作战计划,根据演习进程协调兵力行动和火力打击。前些年,中国军队也曾尝试在战役指挥所预留了军种指挥席位,但在实际指挥中,仍然按照计划协同组织作战,离真正的联合尚有差距。
无可讳言的是,中国军队的联合演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观念上已经高度一致,接下来就是要懂得如何去联合,知道如何使用各种火力和支援保障力量。如果作战任务需要,排长、班长、甚至单兵,都要有条件、有能力呼叫来自空中、地面和海上的火力打击。
分解动作突出专攻精练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的中国军演中,出现了若干场次专业性演习,被军事专家们解读为“分解动作”、“专攻精练”。
8月,全国人防系统在南京举行了代号“金盾龙盘-2014”实战化演练。演练以“敌”对我沿海重要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实施多种手段空袭为背景,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人防指挥干部混合编组成一个省级人防指挥所和两个城市人防指挥所,重点组织演练了省、市两级人防指挥机构按照联合防空部署,进行平战转换、修订防空方案、组织人员疏散、开展信息防护和抢救抢修,以及进行城市灯火、治安和交通管控等内容。这次演练首次采取基地化训练、实战化演练的方式,是我国人防组训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
9月,我们在北京、南京、福州、宁波等多地同步举行了代号为“云海-2014”气象水文实战化联合保障演练,参演单位包括各军兵种和相关军区的气象水文部(分)队,以及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的气象海洋部门。演练严格按照战时力量编成和指挥协同关系,科学设置军事行动战役进程和主要作战行动气象水文联合保障方案计划,通过专攻精练,提高了我军气象水文联合保障能力。这是自2013年首次举行全系统、全要素、大规模的“云海-2013”气象水文保障演练后,气象水文系统组织的第二次大规模演习。
还是在9月,代号“卫勤使命-2014”的综合卫勤保障演习在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此次演习分为4个阶段,陆海空13支机动卫勤分队,依据阵地进攻战斗过程,重点演练接敌展开、信火打击、前沿战斗、纵深战斗时的卫勤保障行动。在每个阶段,根据红蓝双方对抗的激烈程度,战救信息系统将随机产生伤情不一、数量不一的伤员。
2014年,海军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演练已经常态化,空军航空兵部队开展自由空战演训活动也已不是第一次,陆军的炮兵、防空兵、工程兵等兵种,以及通信、陆军航空兵、测绘、电子对抗部队也陆续组织开展了类似的“专攻精练”。全军民兵和预备役部队也连续进行了7场比武考核,预备役部队组建30多年以来首次同台竞技,首次实现民兵预备役防空群全要素参加、全系统联动。
根据公开报道,全军类似的“分解动作”全年进行了20场次以上,各军区和部队自行组织的更多。“分解动作”突出了专业化,强调细节,重在夯实基础,对开展联合训练和联合演习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