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历史,我们共同书写

濮 照

2015年01月30日05:27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连队历史,我们共同书写

  连史馆缘何由冷清变热闹

  入伍教育、授枪授衔、重温传统、入党宣誓、退伍告别……在广州军区“红一团”的“狼牙山五壮士连”,每年党支部在连史馆开展的活动多达十几次。除此之外,平时却鲜见战士们自发走进连史馆。

  连史馆被“冷落”,原因何在?战士们众说纷纭:“连史馆里记载的革命传统故事比较简略,而且像五壮士的故事,上学时就知道,其它的一些嘛,指导员在课堂上也不知讲了多少遍了。”“感觉连史馆就在身边,随时可以去,就不着急去学习了,可直到快退伍了都没有去仔细看一看。”“连史馆里记载的都是老前辈的业绩,这些年特别是现在的情况记载得不多,也很少更新,入伍时看一遍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红一团”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每个连队都有着辉煌的战史,现实中也每天都发生着不平凡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连”连史馆的际遇,在其他连队也或多或少存在着。捧着美玉却不知道是宝,这怎么行?为了更好地发掘利用红色资源,该团下决心将各连连史馆搬到了局域网上。

  “狼牙山五壮士连”数字连史馆开通不到半年,主页访问记录已经过万,平均每天被浏览55次,留言累计400余条。同样是连史,放在网上和屋里,缘何差别这么大?

  点开数字连史馆系统,狼牙山的战斗混着枪声、厮杀声缓缓展开。从电视纪录片到电影片段,从老兵回忆视频到各种文字、图片资料,网上连史馆的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富有冲击力。然而,全媒体展陈还不是官兵们举双手欢迎的全部原因。

  “上网浏览时,习惯到数字连史馆里转转,看看谁又被写进连史了。”列兵王鹏特别强调了“习惯”二字。聊天中,这名入伍不到半年的新战士,能随口说出连队的10多个历史故事,对身边战友的模范事迹也是了如指掌。

  “这些新时代的新战士,入伍前的生活已经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习惯’在他们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走进军营后,他们需要改变什么,部队需要改变什么,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道思考题。”该团政治处主任陈子松说,开发数字连史馆在技术上早已不是难题,难的是怎么样让数字连史馆常去常新,让现在的战士们既学习了传统,又发现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在互动中获得了“存在感”和“归属感”。

  基于这样的考虑,该团在打造各连数字连史馆时,没有满足于把一个放大版的连史馆数字化后搁在网上,而是转变观念,注意把现在的、身边的典型模范事例收录其中,一个名为“薪火相传——我的历史我来写”的数字连史馆系统应运而生。

  数字连史馆连接过去与现在

  记者发现,在数字连史馆里,各连官兵每人都有自己的专属页面,由本连数字连史管理员配合官兵本人维护管理,融合了官兵个人信息、现实表现、自我评价、连队鉴定、战友寄语等多个元素,全方位地记录了连队每名官兵从兵之初开始的学习、训练和工作情况。

  换言之,数字连史不但承载着连队过去的光辉岁月,也记录着现在每一名官兵的军旅印迹。这一改变,让战士的心理悄然发生了变化。班长黄小虎是连队的训练尖子,屡次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是一个“拿奖拿到没感觉”的“老先进”。可是,去年年底他在全团比武中勇夺第一的荣誉被写入数字连史后,黄小虎却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咱老黄也能在连队历史上留下一笔,就是退伍回家,过些年也能带着儿子来看看他爹有多了不起!”

  自从数字连史馆上线后,战士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取得成绩,都要催着数字连史管理员在自己的“历史记录”中记上一笔。去年老兵退伍时,各连队把退伍战士的“历史记录”页面脱密处理,刻成光盘送给他们作为纪念品。许多老兵一边摩挲着光盘封面,一边偷偷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战士赵强龙说:“数字连史上的这些页面,都是自己通过努力刻写上去的,每一条都记忆犹新。这几天,军营的生活就像幻灯片一样一幕一幕闪过……大家一定要好好干,不要辜负了这段宝贵的军旅人生!”

  为何一样的荣誉,记没记录在连队历史中,产生的效果竟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官兵,对个人努力能否得到社会的肯定、自我价值能否得到社会的尊重都看得很重,渴望着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舞台。为战士记录他们的成长与奋斗经历,并且将其视为与连队的光荣传统一样重要的历史积淀,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这就是战士们热衷于书写“自己的历史”的原因所在。

  自己的历史也是连队的历史

  尽管官兵们都有自己的专属历史页面,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历史”并非个人单打独斗就能书写的。

  “红一团”二连战士李航,是连队的训练尖子,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可半年前,他的训练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是靠后甚至垫底的排名让他渐渐丧失了信心。心灰意冷的他找到指导员陈柏辉,提出要去炊事班。陈柏辉没有马上答复他,而是把他带到连队网络室,登录数字连史馆系统,打开了属于李航个人的专属页面。

  “五公里越野成绩进步了11秒”“手榴弹掷远进步了3米”……新鲜了几天就再也没上去看过的个人专属页面里,竟然有指导员悄悄帮自己记录下来的点滴进步,李航心里一下子变得暖暖的。陈柏辉趁热打铁说:“在自我评价的版块里,你可以试着跟自己对话,为自己设目标,帮自己打气。一个月后,你再来跟我谈。”

  李航起初对指导员的话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是能在网上写写自己的心情,也是一种发泄“负情绪”的途径。很快他发现,每当自己发表心情日志时,留言板上总会出现许多鼓励的话语。慢慢地,李航的信心得到重塑,更加刻苦训练的他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训练尖子。

  后来李航才知道,数字连史馆里那个经常鼓励他的好友竟是指导员。翻开李航个人页面上的留言板,普普通通的话语真挚而亲切。“要想进入战士的心里,就要像网友一样跟他平等沟通,尊重他,理解他。”谈起李航进步的过程,陈柏辉的感触也不少。

  留言板能反映战士们最真实的心理状况,据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记者了解到,每逢战士心理受挫、思想不稳定时,连队主官便从后台将相关典型事迹推荐到他的个人版块,让其学习有榜样,自觉找不足。与此同时,针对官兵关注的热点敏感话题,他们在数字连史馆发起投票和讨论,让官兵及时表达个人想法,在思想碰撞中消除认识误区……充分的互动,坦诚的交流,让“红一团”的每一个连队都拧成了一股绳,最好地诠释了一个集体中1+1>2的道理。

(来源:中国军网)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