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光:好男儿上战场 打鬼子保家乡
生命,有时会在一个普通的清晨或午后结束,让人猝不及防。
魏大光就是这样。按说,告别世界本是生命的句号。但因为逝者是年仅28岁、威震敌寇的八路军旅长魏大光,因而实在让连日寻访他足迹的记者唏嘘惋惜。因为当时的抗日形势,太需要他这样的民族脊梁;因为人们坚信,年轻的他一定能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然而,却没有。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些挥之不去的记忆,无论时光如何匆匆流过。70多年过去了,留在父老乡亲们记忆里的,有很多很多魏大光的故事。
父亲惨遭杀害,母亲含冤去世,妻子没了踪影。“七七事变”后,趁乱越狱的魏大光回到家乡河北省霸州市堂二里镇时,日本侵略者造成的家庭悲剧没能让他沉沦。之前因打砸鬼子工厂而入狱的他,这次决定拿起枪杆子跟敌人刺刀见红。“好男儿上战场,打鬼子保家乡!”喊着这样的口号,魏大光很快成为由500多人组成的抗日武装的领头人。
组建抗日武装后不久,魏大光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指导下,于1938年11月将所属部队改编为冀中军区独立第五支队。次年3月,独立第五支队与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合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独立二旅,任旅长的魏大光,成了贺龙麾下的一员战将。
1938年2月27日傍晚,魏大光率200多人的队伍转移到吴家场村,次日拂晓遭鬼子包围。援军赶到后,他命令士兵在煤油桶里点燃鞭炮,“枪声大作”让鬼子慌了神。魏大光趁机率部反攻,日军狼狈逃窜。国民党冀热辽中将司令唐继武见穷得叮当响的魏大光打仗是把好手,便找到他说:“兄弟,咱们一起干吧,老弟升官发财包在我身上,跟共产党干有什么好。”魏大光回答:“我不想升官,也不想发财,只想打鬼子!”
魏大光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的出现,让日伪军不敢轻易向津西进犯,天津的日军也常感到威胁。那时,魏大光经常派人进津杀鬼子、除汉奸,还用大字报据实以告:“魏大光所为!”
1939年5月,魏大光回家乡招兵扩充部队,3个月就让家乡很多零散抗日武装戴上了“八路军”的臂章。完成任务返回时,他乘坐的小船与鬼子汽艇遭遇。鬼子汽艇有两挺机枪,而魏大光小船上的将士只有短枪。交战中,魏大光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魏大光牺牲后,独立二旅召开魏大光追悼大会,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送来挽联。代旅长廖汉生在追悼会上评价魏大光:“对党忠诚,立场坚定,顾全大局,作战勇敢。”随后,叶剑英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悼八路军魏旅长大光光荣殉国》的文章,称“这种百战而死的精神,说明魏旅长为国家尽了大忠,为民族尽了大孝。”
6月23日,华灯初上。驻足魏大光的牺牲地,当年这片他曾经载船未归的河流,如今已是广袤良田。就在记者静听夜风拂叶的沙沙声时,手机里飘来一条微信:祖国的万里江山,离不开英雄的鲜血浸染;人民的幸福安宁,离不开英雄的牺牲付出。捍卫英雄,就是在捍卫民族历史中清醒;守望英雄,就是在守望国家未来中憧憬;追逐英雄,就是在追逐华夏丰碑中圆梦。
的确,英雄形象高大,国家才会强大。
(本报记者 李秦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