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片
广州军区某炮兵旅一营三连是一个红军连队,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
在抗日战争时期,该连随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奔赴前线,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被红25军授予“北上抗日先锋连”荣誉称号。连队先后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保卫河防作战,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的神垢战斗、百栗平战斗等。
新的历史时期,连队在全军炮兵部队中,先后5次最先换装新装备并快速形成战斗力,其建设发展历程浓缩了我军炮兵部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近年来,该连连续被军区、集团军评为“标兵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5次。2011年,被广州军区授予“精武强能标兵连”荣誉称号。
广州军区某炮兵旅一营三连:
鸟枪换炮:“战争之神”今更神
■本报记者 濮照 特约通讯员 温富强
广州军区某炮兵旅一营三连的发展历程,浓缩了我军炮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走进这个连队感受我军“战争之神”的沧桑巨变。
从步枪手榴弹,到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的新型炮兵——
火力体系愈发强大完善
大漠,长风浩荡,卷起沙尘阵阵,演兵戈壁滩上的广州军区某炮兵旅一营三连新型火箭炮阵地,难觅踪迹。百里之外,“蓝军”装甲群铁流滚滚,目标信息迅速传至三连的指挥车上。计算机终端迅速解算诸元,瞄准、射击、转移一气呵成。火箭弹刺破天际,将“蓝军”装甲群湮没在密集的“钢雹”之中。
“如今我们的新装备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任何敌人在这样的‘战争之神’面前都要颤抖。”演练结束后,该连连长徐芳伟向记者介绍,在老连长李学先的回忆录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战时期的保卫河防作战中,八路军的装备主要是步枪、手榴弹,面对日军的飞机大炮等优势装备,官兵们一度只能伏在战壕里被动应对炮击与轰炸,许多战友甚至还没见到对手的面便牺牲了。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教训。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正式成立,炮兵正式成为我军的一个兵种。也就是在这一年,三连收起缴获的“万国牌”枪炮,把4门苏制“喀秋莎”火箭炮拉回了家。全连官兵立下军令状:90天内完成全员实弹射击。正是这批年轻的炮兵,在不久后的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
今天,我军炮兵武器装备体系已经完成了由过去的单一型号、单一种类向多品种、多用途、多层次的转变,先后列装了新型战役战术导弹、远程火箭炮、自行加榴炮等一大批数字化信息化武器系统,形成了弹炮结合、轮履结合、轻重结合的炮兵部队结构,构建起新的火力打击体系。
在去年该连参加的“火力—2014”演习中,来自全军5个战区的6支炮兵旅和院校专家近2万人参加,我军炮兵部队涵盖远中近程多种距离的数十种主战装备亮相,展现出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