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河北仍有60多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600多个贫困村,近700万贫困群众……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河北省军区官兵牢记习主席到阜平县考察时的嘱托,像革命战争年代一样与老区人民并肩战斗,攻坚拔寨,建起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三级扶贫网络,打响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今年6月,河北省军区作为军队唯一代表,在全国省(区、市)双拥办主任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建档立卡,找准扶持对象
“户主姓名:路广墩。家庭住址:饶阳县留楚乡西崔村。主要致贫原因:因病。项目名称:蔬菜大棚和种羊养殖。帮建单位:饶阳县人武部……”饶阳县人武部政委高玉峰打开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帮扶村贫困人口的家庭状况、脱贫措施等信息一目了然。高政委告诉笔者,他们通过建档立卡,真正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扶贫进入新阶段,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对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最急需的事。”省军区党委对扶贫工作达成共识。
为此,省军区领导带领由省扶贫办、民政厅等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到乡到村到户“解剖麻雀”,4次深入6个重点贫困乡镇调研,参照“五看、五不录、六优先”原则,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即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邀请省扶贫办、农业厅等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切实摸清底数。
在搞好调研摸底基础上,省军区协调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驻冀部队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服务人民·助力小康”活动及创建驻冀部队参与扶贫开发示范村的意见》,广泛开展“服务人民,助力百姓健康、学子圆梦、乡村产业、绿树蓝天、文明新风”五项活动,精准实施“定点帮村、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科教扶贫、医疗帮扶、精神文明”六项工程,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部署落地生根。
对症下药,开好扶贫药方
近日,笔者来到阜平顾家台村,看到民兵连长顾立强正给他饲养的5000多只獭兔准备草料。“在人武部的帮助下,找到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一家人在一起就能赚钱,谁还愿意辛辛苦苦去外地受罪。”顾立强高兴地说。
“像顾立强一样,顾家台村有30多名青年民兵辞去外地工作,选择回家乡发展,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开发、天然矿泉水项目等富民工程的生力军。”阜平县人武部部长王建永向笔者介绍说。2013年以来,县人武部为贫困村引进种植、养殖项目10多个,吸引一大批在外务工的青年返乡,他们大多已成为致富带头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省军区总结过去扶贫开发工作经验,感到以往扶贫更多是大而化之的救济式扶贫,送钱送物解难救困于一时,结果是年年扶贫年年贫。要改变这种困境,必须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开好不同的扶贫方子,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果说精准帮扶是“滴灌”,省军区帮扶就是“滴灌”的管道。他们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适合什么就搞什么,什么项目有前景就引进什么。从2012年起,该省军区对口帮扶赞皇县黄北坪村,紧贴河北建设美丽乡村的定位,规划了引水上山、建设国防幼儿园、改建农家乐、建设乌头驴养殖基地等10多个项目。
目前,已建设500亩樱桃、寿桃和苹果采摘园、修建了拦河坝,建成了槐河景观带和国防幼儿园,正在建设占地100亩、可饲养1000头乌头驴的养殖基地,可有力带动附近农户养殖、牧草种植、肥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
“有了省军区的帮扶,我们有了主心骨,村容村貌是越变越美,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啊!”黄北坪村村支书侯书明介绍,仅采摘园项目,预计3年后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约7000元。
联合帮扶,构建共帮格局
“22个师以上单位把22个贫困村帮扶成示范村,300余名团以上领导干部与基层两委负责人结成对子,1000余名将校军官结对帮扶2000多名贫困学生……”谈到驻军官兵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省军区领导如数家珍。
为把河北驻军优势转化为扶贫强势,省军区主动作为,围绕如何解决各自为战、分散用兵、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建立了联席会议、形势分析、情况通报、问题会商等工作机制,采取就近就便、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形成集团帮扶大格局。按照“定点扶贫、联合帮扶、发挥优势、形成规模”的思路,组织河北驻军部队与367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帮扶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
省军区还会同地方制定了《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做到扶贫“目标到年度、规划到乡村、扶持到项目、受益到农户、责任到人头”,把驻军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省扶贫考核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明确量化分值,做到与地方同时间进行、同标准衡量。
2012年以来,他们先后3次对驻冀部队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通报讲评各单位帮扶工作,对4个单位和6名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调动驻军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效果显著:近年来,驻冀各部队精准发力,帮助修路500多公里,建桥37座,打井529眼,援建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381个,援建中小学59所,捐赠款项670余万元,援建卫生室17所,指导帮扶村成立近20个种植养殖合作社。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