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对于现代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基于系统、面向信息和数据实施作战指挥与行动控制。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化战争就是“数据”战争。而战争形态决定训练形态,作战方式决定训练方式,面对信息化战场的挑战,用“数据”理念指导军事训练,保障军事训练,就成为训战一致指导规律的必然要求。
增强数据保障自觉。没有价值观念的转变,就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军事训练,基本实现用打出来、练出来的数据保障指导训练创新实践,基本解决了“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的难题。但我军军事训练由于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许多问题和环节还不得不依赖经验判断,致使按需组训难、环境设置难、对抗演练难、检验评估难等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甚至成为制约军事训练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要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增强军事训练效益,必须牢固树立借数据保障和推动训练的观念。把那些产生于军事训练实践和现代战争的数据加以收集、存储并充分利用,使之成为推进训练改革、强化训练设计,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资源和方法支撑。
加强保障数据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数据对军事训练的保障指导作用,必须多渠道多手段高标准加强训练保障数据建设。建立基础训练数据库,旨在对平时基础训练进行全过程、全要素量化管理,形成训练计划、训练考核、登记统计、训练总结等环节与数据的良性互动,提高训练分析、训练研究、训练调控等的科学性针对性。建立实战化训练数据库,通过将兵要地志数据化、作战理论模型化、训练法规程序化,使本来较为抽象的各种实战要素更加易感知可操作可把握,能够有力保障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使训练环境、战略战术更加接近实战,贴近战场。能力评估数据库,主要用于搜集各类对抗演习、武器装备实际使用情况等作战能力数据,为评估部队作战能力、检验战法训法、论证装备需求等提供支撑。外军训练数据库,主要搜集世界各国军事训练数据和作战数据,利用这一数据库既可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军事发展加以研究,取长补短,某种程度上又可加强未来作战准备的针对性。如可参照潜在对手兵力编成、武器装备、战术思想等数据,建设专业化蓝军部队,为实战化对抗提供形神兼备的作战对手;参照潜在对手在典型作战行动中的兵力部署、作战样式、行动方法等数据,构设逼真环境,为部队提供近似实战的训练条件。
优化数据保障方式。以数据保障训练,必须提升搜集、存储、应用数据的方式方法。提升数据的可信度,无论何种数据库建设,都必须提高保障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要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训练数据可靠采集原样存储,明确信息采集标准,建立数据采集责任制,确保数据采集及时准确。可开发利用专门系统,全面核查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还可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数据上网公示,接受各方异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提升数据的体系化程度,实现训练保障数据的全军共享,而不是条块分割。各军事训练单位可通过上传数据、共享数据,共同完成数据收集,分享数据处理结果,获得数据应用价值,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这是因为随着训练数据的逐步累积,其总体数据量必然呈海量增长。如果说在海量市场数据面前,处理数据的效率就是企业的生命;那么对于军事训练来说,能否提高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则关乎训练效率甚至未来战争成败。因此必须在建立可靠数据库的同时,注重提升数据处理和应用技术,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确保训练数据得到高效应用。
提升数据说服力。虽然在数据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强调数据意识,但为什么有些行业数据应用一直不见起色?有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当前各行业应用数据的通病是不问受众,只讲数据。但现实是,你随便抛出一个行业数据,对行业之外的人来说都可能是陌生的。在训练领域也同样如此,要使数据真正易为官兵所接受,训练的领导者组织者必须善于使数据形象化、可视化。美国著名发明家乔布斯堪称数据研究大师,但他演讲时从不像账房先生那样报流水账。2008年在一次庆祝iPhone诞生200天的大会上,乔布斯曾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售出了400万部iPhone手机。”乔布斯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说到:“如果你用400万除以200天,结果就是平均每天售出2万部iPhone。”乔布斯先从iPhone的销量谈起,再把和iPhone相关的数据做了延伸。200天内卖出400万部,好像并不稀奇,而分解到每天2万部时,数据的效果就放大化了,数字信息变得更有意义和说服力。这就启发我们,开发应用训练保障数据,并不是有了数据就万事大吉,还要使枯燥的数字变得可以感知,真正易于接受并融入官兵的思想和训练。在要求组织者善于用数据讲“训练故事”的同时,还要综合运用联机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等手段,从海量、离散的训练数据中获取数据蕴含的规律,建立相关模型,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对训练的助推作用。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