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李正连:锤炼东风剑法

2016年09月28日16:40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导弹旅长李正连。

关山重重,长剑引弓,发射“零秒”即将到来。天上,卫星过境侦察窥视;空中,电磁迷雾笼罩覆盖;林间,“蓝军”分队潜伏袭扰……

指挥所里,火箭军某新型导弹旅旅长李正连鹰隼般的目光,凝视着电子地图上不断变化的电磁频谱曲线、气象卫星云图、空情预警信息等,在多维立体的战场空间里寻找火力突击的发射窗口,指挥一枚枚导弹直刺苍穹,精确命中目标。

山风萧萧,战车辚辚。这位从军30年,荣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的导弹旅长,自信地走出指挥所,仰望导弹腾空划出的壮美轨迹,一幅新的“砺剑图”已在他心里勾划开来。

 

李正连下达紧急拉动命令。

宁可备而无战,不可战而无备。他坚持用打仗标准抓备战——

永远箭在弦上,时刻闻令出征

夜探该旅,正赶上一场不打招呼的应急拉动。子夜时分,刺耳的“战斗警报”划破夜空,官兵迅如捷豹,驾驭着战车长剑,转瞬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

“‘箭在弦上’已成常态,部队闻令‘随时能战’!”李正连的大嗓门,源自一份满满的自信。然而2009年李正连刚当旅长之时,心中却充满忧思。

赴任之初,李正连组织战备拉动,发现不少战士守着背囊侃大山,连警报讯号都分不清楚。时隔不久,整旅千里转进执行演练任务,基层营连的战备物资“锣齐鼓不齐”。

“这种状态能打仗吗?”拷问,如重锤猛击着这位戎马疆场的优秀军人。军校毕业,李正连进入我军第一支常规导弹旅“种子队”,从此开始“天天抓战备、常年高戒备”的日子,从连长、营长到作训科长、旅参谋长,打仗那根弦,越绷越紧。

作为旅长,李正连心里清楚,部队组建时间不长,要在戈壁滩上建起一座导弹营盘,实属不易。但他更清醒,部队组建一天,就得备战一天,常备不懈,苦练不怠,时刻等待着那一声号令!

带兵打仗,使命催征。李正连带动全旅官兵牢固树起打仗标准,反复锤炼战备“组合拳”。

他打起背包住进发射一营搞试点,白天实地查短板,夜里挑灯定措施。一种行动一种行动地研究、一个物件一个物件地规范,不仅对战备所需的物资种类、数量、装卸载顺序等作出规范,还按照规格大小,体积重量、功能特点进行模块化、标准化配套储备,使整营应急出动时间缩减2/3以上。

试点结束,全旅“找茬”,不断细化,反复完善,一份《旅物资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出炉,按照不同战备等级和要求,相继建成14个涵盖16类万余件器材的战备物资库、14个包含19类万余备件的“装备备件库”,依托信息化系统构建实时更新的“数据库”,使部队时刻保持“随时能用、随之能战”的临战状态。

那年盛夏,一位将军到旅里视察,晚饭后散步时突然问:“你们整旅轻装紧急集合,需要多长时间?”李正连一愣。

“给你们××分钟!”将军语气坚定,在场的人无不捏了一把汗。李正连风一样冲向作战值班室,警报骤然大作。

预定时间内,全旅集合完毕!将军审视着这支虎气生生的部队,满意地点了点头。

实战需要,逼着思维升级。李正连组织训练骨干,围绕担负的使命任务、部队地域特点等,建立完善三级岗位执勤防卫力量、三级联动应急处置力量,建立全天候预警监控值班机制,研究细化13种战备方案和12个应急处置预案,采取“全年轮换值班、循环滚动训练”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高戒备值班拉动、整旅全装拉动、防暴处突等“七个拉动”,探索的常规导弹部队“四级”值班待战模式在火箭军部队全面推广。

眼睛里永远有敌人,才可能战胜敌人;宁可备而无战,不可战而无备。李正连带领的这支虎狼之师,每天都有新变化:一体化指挥平台覆盖所有点位,鼠标一点,号令全旅;战备值班分队日踞发射架下、夜宿导弹车旁,枕戈待旦、闻令出征;野战干粮试吃,由“先补后吃”代替“先吃后补”,虽是顺序简单一变,战备状态却更高了。

(责编:王璐佳(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