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文职人员队伍如何成为科技兴军的“千里马”?【5】

2017年03月29日08:22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文职人员队伍如何成为科技兴军的“千里马”?

  姓名:刘何庆

  单位: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参与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个性化设计研究

  为了飞行头盔更完美

  ■李晓龙

  刘何庆(右)使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设备进行测量。高永钊摄

  在空军某场站一个黑洞洞的屋子里,随着几束白色光栅依次闪过,飞行员头面部三维模型一点点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正在为飞行员进行三维扫描的就是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某研究室文职人员刘何庆。

  2010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后,刘何庆主动放弃了国内知名医疗器械公司研发部的优厚待遇,毅然选择了“空军蓝”,在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某研究室以文职人员身份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

  到研究所工作后,研究服务对象是与空军战斗力生成关系紧密的飞行员群体,刘何庆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

  近年来,随着战斗机性能不断提高,对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头盔、面罩等个体防护装备的佩戴舒适性直接影响着飞行员作战能力的发挥。

  刘何庆和课题组其他成员勇挑重担,开始了我军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的创新性研究。他们在对部队进行大量走访调研、详细了解飞行员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个性化定制方案,打破了一直以来按大、中、小三个号型进行分类的传统。

  有创新就有挑战。课题组提出采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方法,对飞行员进行头面部扫描,准确快速获取头面部三维数据。但在最初扫描中发现,光学三维扫描设备对黑色头发不敏感,采用医用网帽遮挡飞行员头发会导致数据缺失。虽然经过后期修补可以补全数据,但会造成误差。

  刘何庆迎难而上,提出用游泳帽代替医用网帽方案,但实际操作中又发现游泳帽太厚,而且容易形成皱褶,同样会带来数据误差问题。开局不利并没有令他沮丧,经过近百次的修改、试制试验,最终制作出以乳胶为材料的个性化定制帽套,解决了扫描精度问题。以这些三维数据为基础,制造的头盔和面罩,可与头、面部完美贴合,有效解决了头盔压顶、夹耳,面罩压鼻梁、漏气等问题,大大提高了飞行操纵、导航、瞄准攻击的效能。尤为重要的是,这也为今后加装更先进的头盔显示器、瞄准具、夜视镜等装置,确保头盔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进行飞行员个体防护救生装备的个性化测量期间,从吉林到广东、从新疆到上海,刘何庆和课题组同事拖着几十公斤重的扫描设备,足迹遍布空军基层部队。每到一地,他们总是不顾旅途疲劳,立即安装调试设备,等待飞行训练间隙进行扫描工作。有时一天辗转几个场站,晚上还要及时处理扫描数据。几年来,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为近千名飞行员进行了基础数据的测量扫描。(周振彦 邹菲 等)

(责编:王璐(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