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讀書 1967年7月15日,陳德明出生在湖南常德的一戶農民家庭。由於之前的兩個孩子都不幸夭折,陳德明的降臨給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天倫之樂。
一定要找到最簡潔的公式 本世紀初的一年年底,正值某重大研究課題如火如荼攻關之際,一個理論問題擺在了陳德明面前。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兩個:一種是採用數值迭代,依靠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去解決。
困難面前不低頭 了解陳德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從來都不懼怕困難的人。 2011年,基地組織新型武器試驗任務,需要評估的參數,要求精度高於靶場設備測量精度1個量級,必須在3個月內完成。
居安思危 陳德明始終緊盯世界軍事科技前沿,以不懈的探索創新實現技術跨越、搶佔戰略制高點。 身為國家863專家組成員,陳德明在本世紀初就敏銳意識到反導試驗的極端重要性,帶領團隊收集研究相關文獻,論証方案可行性,並自主開展了多項課題研究。
扛著紅牌叫板專家 1990年夏天,陳德明剛分到工作單位,所在專業技術組組長杜之明就喜歡上了這個軍裝筆挺,充滿蓬勃朝氣卻又顯成熟穩重的年輕人,開始有意識地給他壓擔子。 盡管陳德明對發射流程、試驗參數都不是很清楚,但杜高工在發射前讓他嘗試計算推進劑加注之前的溫度。
這輩子隻想做好靶場試驗這一件事 早已邁過不惑之年的陳德明,事業上取得了驕人成績:國家“863計劃”某專家組副組長、全軍高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曾負責國家某重點武器靶場技術論証和10余項國家軍隊重要課題研究…… 工作中的成績令人驕傲,生活中他也過得簡單而快樂。關於人生,他有著自己的信條:“目標高遠,想法簡單﹔堅持始終,生活自然。
高清:陳德明26年礪劍鑄盾加快新型作戰力量建設 陳德明,湖南常德人,1967年7月出生,1990年7月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入伍,現任西北某基地研究員,專業技術4級、大校軍銜,長期從事導彈武器試驗總體技術工作,是國家863計劃某專家組副組長、全軍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入伍26年來,他始終把為國礪劍鑄盾作為人生最大追求,眼睛盯著未來戰場,心中裝著打贏使命,以思憂奮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參與執行數百發導彈武器飛行試驗任務,牽頭完成“反導靶場試驗技術”等10多個重大研究項目,為加快我軍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提升新質作戰能力作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