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捍衛祖國天疆固若金湯

——記西北某基地研究員陳德明

閆嘉琪 趙金龍 梁景創
2016年07月24日16:18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作為軍人,必須有一顆憂患的心。”西北某基地研究員陳德明如是說。

2010年1月11日,西北大漠,呼嘯而出的攔截導彈刺向天空,幾分鐘后,地面指揮屏上一片標志性的亮光閃起,攔截導彈成功擊中靶彈,我國首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獲得成功。一向沉穩的陳德明激動地跳了起來,揮舞著雙拳。

這一天,石破天驚,寄托幾代國人夙願、經歷數次起落的“大國之盾”終於鑄就。親身設計和參與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陳德明回歸平靜,回到辦公室望著牆壁上的世界地圖,又在思考如何打贏下一場科研硬仗……

“就算豁出命來,也要干成反導這件大事”

“反導是戰略防御的堅盾,是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與沒有反導系統是完全不同的。”基地政委夏曉鵬告訴記者。

早在1963年12月,毛澤東在聽取戰略武器問題匯報時說,原子彈、導彈,如論如何也不會比別人搞的多,同時,我們又是積極防御戰略方針,因此除搞攻擊性武器外,還要搞些防御武器。

上世紀60年代,我國啟動了某項重大工程,並初步確立了包括反導攔截彈在內的攻關目標。

海灣戰爭中,美軍 “愛國者”導彈將伊拉克軍隊寄予厚望的“飛毛腿”導彈截殺於高空,引發全球關注。

作為“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者,陳德明時刻緊盯世界軍事科技前沿。他敏銳地意識到反導試驗的極端重要性,並開始帶領團隊自主開展了多項相關課題研究。

本世紀之初,我國正式啟動反導技術驗証試驗項目,搶佔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

由於陳德明及其團隊超前的研究,基地歷史性地肩負起反導靶場試驗任務,陳德明受聘牽頭攻關相關試驗技術。

當時,上級明確要求,首次試驗要“務期必成”。

陳德明所在的基地歷史厚重,雖然地處西北大漠,自然環境惡劣,卻是“兩彈一星”精神高地。我國一枚枚尖端導彈武器在這裡進行發射試驗,捍衛祖國天疆固若金湯。

陳德明經常講:“戰爭不是會不會爆發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爆發的問題,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在戰爭爆發之前為國家拿出‘撒手锏’武器。”

彼時,與世界強國相比,我國反導領域很多技術特別是關鍵技術,還存在不小差距。陳德明對團隊成員說:“我們要像老一輩搞‘兩彈一星’那樣,就算豁出命來,也要實現技術跨越,干成反導這件維護和平的大事!”

近千個日日夜夜,連續多個波次不知疲倦地攻關,陳德明帶領團隊擬制了上百份試驗文書,一舉突破3項核心關鍵技術,闖出了一條中國反導靶場建設之路。

2010年1月,首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臨射前7天,突然發生指令系統不連續接收信號的問題,靶場原本就很緊張的氣氛驟然加劇。雖然故障很快排除,但大家心裡仍不踏實,在連夜召開的專家組緊急會議上,陳德明嚴謹而滿懷信心地鄭重表態:“依據前期大量分析驗証數據,我敢保証,絕對沒問題!”

1月11日,導彈試驗如期舉行,並一舉成功,標志著我國在反導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首次反導試驗圓滿成功后,中央軍委給陳德明記了一等功。面對厚褒重獎,陳德明顧不上自喜,繼續醉心於專研、演算,保持著科技人員沖鋒的姿態。他說:“反導試驗技術日新月異,世界大國都在加速發展。如果我們的技術稍有停滯,國家就會沒有地位,就沒有打贏的本錢。”

“必須始終保持創新的激情”

“大漠荒涼,但不能荒蕪了人生!”陳德明永遠記著初到基地時老專家杜之明的教誨。

26年,在導彈武器試驗的崗位上,他觀望著未來戰場,心系打贏,無畏前行,大膽創新。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每次導彈飛行試驗智能驗証一個目標,一個型號的導彈需要多批次試驗,周期長,投入大。

剛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沒幾年的陳德明在參與某型地地導彈鑒定和批抽檢試驗時,大膽提出“用一次試驗同時驗証多個目標”,並拿出方案。然而,方案遭到一片質疑聲,很多人擔心這種試圖“一箭多雕”的做法很可能變成“雞飛蛋打”,導致一個目標都無法驗証的尷尬局面。

然而,陳德明雖然年輕,但不冒失,他從原理、方法、風險等方面耐心闡述,最終這種追求最大效果的方案被採納,並一直沿用至今,既節約了經費,又加快了導彈研制和裝備進程。

創新需要勇氣,突破離不開膽識。在攀往科技巔峰的途中,陡坡峭壁是難關,也是機會,咬牙攀上去了,就能實現技術的突破,甚至創造奇跡。

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某型地地常規戰術彈道導彈,是專門針對軍事斗爭准備的“撒手锏”武器,急需定型、裝備部隊。

要完成該類導彈的鑒定定型,通常需要進行9次成功試驗,但當時,基地隻有4枚試驗彈,而且導彈發射陣地與效應靶場之間的距離遠遠小於導彈射程。一些專家認為,“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隻有30多歲的陳德明大膽接受了這個超常任務。連續數月,陳德明都泡在辦公室,大腦連續高速運轉。經過不斷改進不同射程之間射擊偏差的折算方法,他終於利用特殊的射擊偏差折算方法和命中精度評估方法,准確評定了導彈命中精度指標。這一重大技術突破,保証了該型導彈第一時間完成試驗、裝備部隊,形成了強大的威懾力量。

十年后,基地新建了滿足最大射程的靶場。該型導彈先后進行了數十次試驗、訓練和演習飛行。大量的射擊偏差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導彈射擊精度與當初陳德明的估算結果高度吻合。導彈使用方的一位老專家感嘆道:“你們創造了導彈武器試驗鑒定的奇跡!”

2005年10月,我國某重大專項任務第一次飛行試驗即將進行。這次任務,時間緊迫、狀態復雜,沒有任何經驗和成果可以借鑒,實施難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建立准實時脫靶量計算模型時,科技人員遭遇了巨大困難。試驗日期迫近,大家的心情焦灼起來。就在距離飛行試驗不到10天時,陳德明出現了。他把所有人員召集到一起,共同研究解決辦法。1個小時后,一種全新的計算模型橫空出世。問題迎刃而解,任務一舉成功。

試驗結果証明,陳德明構建的這種模型,極大提高了程序計算效率,使試驗結果輸出時間比原來縮短了四分之三,為首長機關快速決策提供了准確依據。

創新沒有休止符。“作為科技工作者,必須始終保持創新的激情。”陳德明如是說。

“不管導彈怎麼飛,都飛不出他的手心”

“你計算一下最近這次任務的發射窗口。”大學畢業入伍到基地后第二天,陳德明就接到了領導部署的科研任務。他有些“蒙圈”,當時的他尚不知什麼是“發射窗口”,更別提如何計算。

帶著滿腦子疑問,陳德明開始翻閱書籍,查看資料,向專家請教。一個月后,他不僅獨立計算出了任務“窗口”,還根據試驗任務中發現的問題,撰寫了一篇科技論文,在當年宇航會上獲得優秀獎。

26年來,陳德明屢屢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一步步成長為國內導彈武器試驗領域的知名專家。

陳德明常說,作為一名軍人,戰場上要敢於沖鋒,科研場上要敢於擔責,碰到問題躲著走,無異於戰場上的逃兵。

一年仲夏,某型戰略導彈飛行試驗失利,彈頭出現故障后解體,遠遠飛離預定目標區。這是該型導彈的一次重要試驗,對裝備部隊起著決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彈頭,就無法分析故障原因,同時也會給保密工作帶來極大隱患。

由於故障特殊、飛行過程復雜,彈頭落點確定存在著很大的技術難題。相關單位給出落點范圍最大距離東西達130公裡、南北達66公裡。數百名軍人在酷熱大漠中展開陸地、空中拉網式搜索。兩個多月過去了,仍然一無所獲。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時任技術總體室主任的陳德明受命重新估算搜索區域。陳德明從光學設備拍到的圖像中發現,少數幾個部位的燃燒過程有異常,導致彈頭氣動特性發生變化。

7天后,陳德明帶領的攻關小組最終把落點定位在東西5公裡、南北3公裡的區域內,將搜索范圍縮小到百分之一。

很快,搜索一線傳來消息:陸航直升機在該區域發現彈頭殘骸,實際落點距離陳德明給出的區域中心點東西僅1.3公裡、南北僅0.1公裡!

“算得太准啦!”領導和專家們對陳德明由衷地豎起大拇指。

大漠尋彈頭,陳德明干了不止一回。

2013年春節前夕,某型導彈進行高原飛行試驗時,主動段出現故障,殘骸不知所蹤。研制單位束手無策,慕名找到陳德明。他僅用2天就成功破解了單台光學景象測量設備無法定位的難題,准確估算出殘骸分布區域。

2014年年底,某重大飛行試驗出現故障,任務被迫中斷,殘骸落點區域估算迫在眉睫。關鍵時刻,又是陳德明上陣,提出了全新思路。事實証明,他是對的。

“找陳德明”,這是靶場試驗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大家常聽到的話。

前幾年的一次重大任務中,研制單位給出的彈體殘骸危險區內約有8萬人。要讓8萬人躲避或疏散,實在是太困難了。

犯難的基地領導找到陳德明,希望他能幫重新算一下,准確估算危險區域。

陳德明建模計算后,給出的危險區域面積大幅縮小,危險區內的人口不到800人。

試驗結果証明,彈體實際落點全部在陳德明估算的落點分布范圍內,成為導彈殘骸分布堪稱完美的經典估算。有人開玩笑說:“不管導彈怎麼飛,都飛不出陳德明的手心。”

“搞科研的人,隻有心無雜念,才能有所成就”

“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老一輩的錚錚誓言影響著一代代的基地人。耳染目濡,“兩彈一星”精神已融入陳德明血脈。隨著一項項重大項目的完成,他越來越感受到我們黨和這支軍隊的偉大。也愈發堅定了要盡心盡力,運用自己的智慧為國效力的決心。

陳德明少時命運多桀。1967年,他出生在湖南常德一個農民家庭。在他剛學會走路時,在田間勞作的母親突發疾病撒手人寰﹔六七歲時,一直帶他的奶奶和爺爺相繼病逝﹔他上初二時,視他如親子的叔叔也離開人世﹔他14歲時,父親又突然離世。

在親戚的照顧下,聰穎的他有幸繼續學業,並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航天動力與飛行試驗專業,這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專業。

畢業后,學得一身“好武藝”的陳德明謝絕導師的好意,放棄留在長沙發展的機會,選擇了參軍入伍,到最邊遠、最艱苦的西北大漠工作。

上世紀90年代,基地不但環境閉塞,黃沙漫天,各項設施還都比較落后。那個年代,計算機是奢侈品,陳德明所在的總體室幾十號人僅配有一台“老古董”電腦,搶著上機搞運算是常態,還常常為等一個計算結果要熬到半夜。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陳德明竟然自己花費1萬多元錢買了一台配置較高的電腦。當時他每月的工資也僅僅300多元,為此,他和妻子兩人省吃儉用整整還了兩年債。

26年來,陳德明親眼見証著基地條件不斷改善,和我國的導彈武器發展迅猛。他遨游在導彈試驗的浩瀚大洋裡,潮頭搏浪,暢快淋漓,成就卓然。

“作為從事科研試驗的軍人,關鍵時候一定要頂得上去。”陳德明常用這樣的話鞭策自己的科研團隊。然而,要做到這一點,絕不簡單。

“他是典型的工作狂,干起活來不要命。”不少同事都這樣評價他。

陳德明有個“壞習慣”,工作經常忘記時間。他把辦公室的鬧鐘設在夜裡11點半,這是為了提醒自己:該回家了。

陳德明如今已是行業內赫赫有名的技術專家,隨著名氣的上升,各種誘惑也隨之而來。

2010年,國內某知名大學盛情邀請陳德明去當教授,並許以優厚的科研生活待遇。那段時間,北京也有6家軍內外的科研院所,也發出熱情邀請。

當基地領導從陳德明口中知道這件事后,有些坐不住了。“我的價值在大漠、在靶場,這裡有我施展才華的舞台,我從未想過離開。”陳德明的一席話讓領導吃了定心丸。

“技術室主任陳德明辭職了!”2008年底,這條消息轟動整個基地。

事實上,這已經是陳德明第三次請辭室主任職務了。早在2003年和2006年,陳德明就找到單位領導,表達了辭去行政職務,專心進行學術研究的想法。考慮到他帶領團隊的突出業績,兩次辭職請求均遭領導婉拒。直到他第三次請辭才獲准。

陳德明淡泊名利,無意追求權力,更不喜歡出名挂號。投身導彈武器試驗這麼多年以來,他牽頭和參與幾十項重大課題研究,卻從來沒有在不是自己牽頭負責的科研成果上挂過名。

他經常這樣告誡自己和別人:“搞科研的人,隻有心無雜念、遠離功名,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干上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當今世界,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也關系著大國軍隊的興衰榮辱。和平,要靠頂尖技術的較量來爭取。陳德明和千千萬萬的科技人員,正在以自己的智慧,打造著我軍新型作戰力量。有他們這樣的科技精英在,大國博弈中,我們勢在必贏!

(責編:閆嘉琪、劉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