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反導尖兵 鑄盾天疆(時代先鋒)

——記西北某基地研究員陳德明(上)

本報記者 余建斌
2016年07月25日06: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在書寫人生履歷”

  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前一年,學航天動力學與飛行試驗專業的陳德明(見圖,李玉建攝)找到當時在學校開會的西北某基地高級工程師杜之明,問基地怎麼樣?杜之明回答說:事多,隻要想干,干不完。一年后,陳德明來到基地,從此和導彈試驗技術打上了交道。

  看到基地工作條件艱苦,有人勸陳德明熬上幾年就轉業。陳德明卻說,“混日子也是過,踏踏實實干也是過。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在書寫人生履歷。”

  第一年,陳德明是紅牌學員,類似在實習期,很多時候是打雜,但所有技術研討會,他和其他學員都會去聽。“有好多讀書時想不到的問題,特別想做一番事。”

  當時有一個項目,專家們評審時說可能做不出來。陳德明舉手說,“我有一個想法”。看到一個紅牌學員這樣的舉動,在場很多人都十分驚訝。等陳德明講完,他聽到一句讓他驚喜萬分的話:“這個事你辦!”

  對於這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舉動,陳德明事后說:“失敗了又怎麼樣,創新就要寬容失敗。”

  上世紀90年代初,科研條件不是很好,但陳德明有“好多想法特別想去驗証”。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又借了不少錢,買了一台價值一萬四千元的電腦,不斷學習……

  “他對世界各國主要導彈武器的性能指標以及發展歷史、試驗組織和鑒定模式非常關注,對新技術新方法的把握和判斷也永遠先人一步。”基地高級工程師張尚敏說,他發現,每次跟陳德明見面,都會有新變化,不變的則是能打仗、打勝仗的堅定信念。

  ——1994年,他剛分配到基地時,陳德明是最早參與某型導彈武器飛行試驗任務發射場論証工作的主要成員之一﹔

  ——1996年,再次見面,陳德明已經著手開展巡航導彈靶場規劃和評估工作﹔

  ——1999年,北京偶遇,陳德明告訴他,在關注進攻手段的同時,還要注重防御手段乃至防御系統的發展﹔

  ——2013年,他們共同在大漠靶場,陳德明又一次牽頭組織反導試驗,這是堅持戰斗力標准組織的一次驗証飛行。

  這兩年,陳德明把科研攻關的方向緊緊鎖定在新型作戰力量建設上,在強軍興軍征程上繼續奮勇前行。

  “要敢於擔當負責,勇於啃下‘硬骨頭’”

  在杜之明將軍眼中,陳德明是個敢啃“硬骨頭”的人。

  一年盛夏,某型戰略導彈飛行試驗失利,彈頭出現故障后解體,遠遠飛離預定目標區。這是該型導彈的一次重要試驗,對裝備部隊起著決定性作用。找不到彈頭,就無法分析故障原因。

  “不管3個月還是5個月,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找到彈頭”。根據給出的幾十個殘骸落點坐標,基地每天組織部隊在上萬平方公裡范圍內進行空中和陸地拉網式搜索。七八月的戈壁灘,最高地表溫度達60多攝氏度。如大漠尋針,一天搜索下來,戰士們嘴上、腳上都起了泡。兩個多月過去,毫無收獲,搜索陷入了僵局。

  此時陳德明臨危受命,他承諾一周給出結果。陳德明帶領團隊經過7天7夜反復建模計算,最終把落點定位在東西5公裡、南北3公裡的范圍內,這一落點區域將搜索范圍縮小到百分之一。

  很快,搜索一線傳來消息:實際落點距離陳德明給出的區域中心點東西僅1300米、南北僅100米。

  “算得太准啦!”人們對陳德明表示由衷佩服。陳德明卻謙虛地解釋:“專家們給出的意見都很有道理,但這次彈頭飛得不規矩。敢立下7天的軍令狀,是因為我們恰好做過不少這方面研究,心裡有底。”

  正以為連續好幾宿沒合眼的陳德明會好好補個覺時,他竟然拿起一本空氣動力學的書看起來。原來,他感覺有些地方還沒有研究透,必須趕快解決疑問。

  大漠尋彈頭,陳德明干了不止一回。但凡有找不到的都找他。

  陳德明認為,“導彈武器試驗高密級、高難度、高風險,充滿著艱難險阻。我們搞試驗技術工作,面對不期而遇的重大考驗,要敢於擔當負責,勇於啃下‘硬骨頭’。”

  “手裡放過小問題,上了戰場就要出大問題”

  徐春光博士、劉純根和陳德明一起,組成了一個被人稱道的科研“金三角”團隊。陳德明提出概念或是給出公式,徐春光進行驗証計算並建立好模型,然后由劉純根寫出計算機程序。

  徐春光說,陳德明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從不對司空見慣的現象視而不見,而是善於從細節中發現問題。“其實好多問題擺在面前,你不關注它也就過去了,不做也沒人批評你。”

  參加幾次導彈武器試驗任務后,陳德明發現,導彈武器試驗一次隻驗証一個目標,而一個導彈武器型號卻需要多次試驗,周期長,投入大。他大膽建議在一次試驗中同時驗証多個目標,但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擔心“一箭雙雕”變成“雞飛蛋打”。面對種種質疑,他仔細作答,最終方案得到認可。這種試驗方式一直沿用至今,不僅節約了試驗經費,還加快了導彈武器裝備部隊的進程。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某型號導彈作為“撒手锏”進入定型試驗階段,急需裝備部隊。上級隻給了他們4發試驗導彈,而該類導彈通常需要進行9次成功試驗才能定型。與此同時,基地導彈發射陣地與效應靶場的距離隻有導彈射程的2/3。試驗次數少、靶場射程不足,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時30歲不到的陳德明,擔起了這個超常任務,成為試驗方法研究組組長。連續幾個月,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最終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保証了導彈第一時間完成試驗、裝備部隊,形成了強大的威懾力量。

  十年后,基地新建了滿足導彈最大射程的效應靶場。大量的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導彈射擊精度與當初陳德明的估算結果高度吻合。一位導彈老專家十分感嘆:“你們創造了導彈武器試驗鑒定的奇跡,真了不起!”

  “任何一次導彈試驗,如果手裡放過小問題,上了戰場就要出大問題。”陳德明說,搞科研試驗,就是要做到“導彈聽我的話,我聽黨的話”。

  “作為軍人,必須要有一顆憂患的心”

  反導技術代表著導彈技術發展的巔峰,是戰略防御的堅盾,是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時,美國用“愛國者”導彈成功攔截伊拉克“飛毛腿”導彈,讓世界第一次見識了反導的威力。

  “中國人必須擁有自己的反導系統。”國家反導項目還沒正式啟動時,陳德明就已經帶著團隊進行反導靶場試驗技術的研究。很多人認為沒必要,陳德明卻很堅持……他認為,發展精度高、速度快、殺傷力強的反導武器和組建相應的防御系統,是未來裝備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正式啟動反導技術驗証試驗項目后,基地肩負起靶場試驗任務,陳德明成為專家組專家,牽頭攻關反導靶場試驗技術。首次試驗要在2010年年初“務期必成”。

  重任如山,陳德明一再鼓勵團隊成員:“我們要像老一輩搞‘兩彈一星’那樣,就算豁出命來,也要實現技術跨越,干成反導這件維護和平的大事。”

  那段日子,陳德明經常奔波於靶場和各科研院所之間,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經常不時地陷入深度思考狀態:“那時候為了証明一個彈道方面的關系,我都快崩潰了。我有肯定的直覺,但那個過程真是既痛苦、又幸福。半夜三點終於想通了,狂喜萬分,特別想旁邊有一個人能夠分享……”

  近千個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地攻關,陳德明帶領團隊突破多項核心關鍵技術,走出了一條中國反導靶場建設之路。

  2010年年初,我國首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如期進行。當試驗進入關鍵時刻,攔截彈指令系統突然出現不明故障,原本緊張的氣氛驟然加劇……

  各方協同攻關,故障很快排除,但人們心裡仍不踏實。陳德明沒有絲毫猶豫,鄭重表態:“依據前期大量分析驗証數據,我敢保証,絕對沒問題!”

  發射試驗如期進行。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攔截彈如利劍出鞘,直刺蒼穹。幾分鐘后,顯示屏傳來靶彈被摧毀的清晰畫面。試驗成功!陳德明和指揮大廳的人們抱作一團,喜極而泣。

  “作為軍人,必須要有一顆憂患的心。”陳德明說,反導技術,永遠都在路上。實現強軍目標,不甩開膀子搞創新是不行的。所以,他始終保持著最初的姿態:學習鑽研、計算分析、推演論証……

  

  荒涼的大漠 精彩的人生(記者手記)

  從導彈武器試驗新手,到反導試驗領域知名專家,再到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為國礪劍鑄盾的人生征程中,西北某基地研究員陳德明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念,獻身強軍實踐,一步步成長為用創新助推強軍興軍的科研先鋒,成為投身改革強軍的新型作戰力量尖兵。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導彈武器事業是國之重器,反導是戰略防御的堅盾,是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陳德明瞄准導彈發射技術發展前沿,攻堅克難,不斷創新超越。他扎根大漠26年的創新實踐告訴人們,隻有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才能掌握科技發展的主動權,才能使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創新之中見擔當。導彈武器事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從事這項偉大事業的人選擇默默奉獻同時又需要激情滿懷﹔其高科技、高成本、高風險特點,決定了拓展創新之路的人格外需要一種擔當。在生存條件艱苦甚至惡劣的大漠戈壁,幾十年如一日緊盯世界軍事高科技發展前沿,對創新事業矢志不渝,更需要一種深植血脈的堅守。“目標高遠,想法簡單。堅持始終,生活自然。”常說這句話的陳德明,正是這樣一個把創新養成習慣,把擔當過成了日子的人。他在導彈和火箭一次次騰飛而起的地火天光中,點亮精彩人生……

  隻有荒涼的大漠,沒有荒涼的人生。陳德明的經歷或許不可復制,但其創新意識和擔當精神卻值得借鑒和學習。無論我們是從事崇高而偉大的事業,還是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人生履歷,一份擔當總有一份精彩!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25日 06 版)

(責編:王吉全、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