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組圖:中日東海水下攻防戰鹿死誰手

2014年05月10日09:17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決戰東海!中日東海水下攻防戰鹿死誰手

  一般來說,中日在東海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小,用陸基彈道導彈相互攻擊的可能性也不大,全面戰爭下的反潛戰幾乎不可能發生。但東海也並不是一片平靜的海域,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在東海活動頻繁,其潛艇部隊和反潛部隊裝備精良,在世界范圍內也排名前茅,對中國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分析中日在東海的水下攻防戰是十分有意義的。

圖集詳情:

  【環球軍事報道】中國海軍走向藍水,令一度失去目標的美日水下力量找到了新對手。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4日報道,中國海洋調查船“科學”號曾於4月連續半個月在日本沖繩縣久米島附近的日本專屬經濟區內作業,引起日方不滿。日本防衛省干部指出,“如果中國的海洋調查船來了的話,那麼潛艇和驅逐艦來航行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日媒認為,日本“西南防衛”的最重要課題是應對中國潛艇,中國潛艇若進入日本領海且無視日本海上自衛隊警告的話,將屬於既不嚴重也不正常的難以界定的“灰色地帶”事態。一時間,東海波浪詭譎,充滿了火藥味。

  一般來說,中日在東海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小,用陸基彈道導彈相互攻擊的可能性也不大,全面戰爭下的反潛戰幾乎不可能發生。但東海也並不是一片平靜的海域,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在東海活動頻繁,其潛艇部隊和反潛部隊裝備精良,在世界范圍內也排名前茅,對中國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分析中日在東海的水下攻防戰是十分有意義的。

  潛艇攻防戰

  時間來到21世紀,隨著中國海軍逐步走向藍水,冷戰后一度“失去假想敵”的美日水下監聽系統重新找到了對手。

  韓國《周刊朝鮮》援引美國反潛戰專家的話說,美國海軍的潛艇數量有所減少,中國水下力量則處在飛速發展中,故未來15年間,中國潛艇有可能對駐亞太的美國海軍及其日本盟友形成局部優勢。

  我軍經過幾十的建設發展,已經擁有較大數量的先進常規潛艇、一定數量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特別是新一代核潛艇加快發展,作戰隱身性能、作戰航程、打擊威力都有較大提高,不僅成為我軍海上反介入作戰的利器,而且是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基石之一。

  日本《世界艦船》也提到,“第一島鏈”北段的日本海水深約400米,是適宜各類潛艇活動的海域,而島鏈中段的黃海和東海平均深度隻有約100米,潮汐間的落差較大,潮流較急,且存在大量暗礁和民用目標,因此隻適合常規潛艇活動。兩相比較,裝備有核潛艇的中國北海艦隊,對日本海上自衛隊和駐日美軍的“威懾”更加顯著。

  從作戰角度來看,東海不僅海域狹窄,還被中國、日本、韓國的海軍基地,軍用機場所包圍。東海中部距日本海上自衛隊佐世保基地約600千米,距韓國海軍作戰司令部所在地釜山約750千米,距我東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寧波約400千米,距沖繩本島約350千米。軍艦以15節速度航行,從沖繩本島到東海中部僅需半天,從釜山也隻需1天左右。如有空中加油機供油,東海完全處於各國戰機的作戰范圍內。

  如果中、日兩國發生沖突,日本的巡邏機、水面艦艇、潛艇抵達東海后,我方必然要採取行動實施應對,做好雙方艦機遭遇並開戰的准備。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施反潛戰?

  反潛戰如果沒有海上和空中優勢,實施起來比較困難,作戰效率很低。日本也明白,與中國這樣的大國開戰,不管是全面戰爭還是局部戰爭,要保持長時間海上和空中優勢並打敗對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亞太地區美軍介入,勝算也不會太大。所以,越接近中國,日本的反潛戰就越困難。而且,俄羅斯和韓國的潛艇經常在東海潛航,日美還得全力規避誤擊這些國家的潛艇。所以,東海的反潛戰環境非常復雜,實施反潛相當困難。

  水雷攻防戰

  原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部隊司令官小林 正男 認為,與中國發生激烈沖突時還要充分實施水雷戰。日本判斷,中國將水雷當做對抗美國海軍的有力武器,正逐步提高水雷戰能力。

  香港《亞洲周刊》認為,中國方面可利用“迷你”潛艇布雷、掃雷,部署己方水下偵測設備,破壞美日的水下監聽網,可有效制約日本先進潛艇的優勢。再搭配無人潛航器(UUV)及智能水雷的運用,掌控東海的水下環境,創造有利的戰場條件,可為解放軍未來決勝東海的“隱武者”。

  美國海戰專家斯科特·特魯弗指出,中國海軍約有10萬枚水雷,而這些水雷針對的目標就是美國。中國海軍不僅能夠有效應對台海沖突,而且能在第一島鏈外圍展開水雷大戰,具備在任何模式任何沖突中實戰使用各種水雷武器的實力。中國大量研制了各種類型各種級別的水雷,而且經常改進和完善老舊產品,研發新型產品。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評論》認為,目前在亞太地區,除了美國,隻有澳大利亞和日本海軍有能力適當應對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水雷威脅。

  日本方面認為,中國有實力在東海的任何地方布雷。因此,如果中日發生武裝沖突,日本必然對日艦前進航道實施掃雷作業,必要時會出動掃雷艇掃出一條安全航路。日本考慮到中國的普通漁船也能秘密布雷,會將掃雷重點放在西南諸島海峽,可封鎖佐世保港的高后崎等海域。其實,在東海及周邊海域,戰略位置重要且可布雷的地方還有很多。

  當然,能布雷的不隻中國,日本對中國潛艇穿過第一島鏈進出太平洋一直心存芥蒂,如果雙方爆發沖突,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在西南諸島各海峽布雷,井在雷區附近部署反潛艦艇,將中國潛艇封堵在島鏈內。當然,我國也可以在西南諸島各海峽布雷,干擾日艦在此區域的活動。但日本認為,我方派艦船赴西南諸島海峽掃雷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那裡是日本近海,日本的空中和海上優勢明顯,日方掃雷行動比中方容易,日本甚至還考慮在重要海域設置永久性雷區。

  總結

  東海最寬處隻有630千米,中日兩國專屬經濟區有很多重疊的地方。由於雙方分歧較大,東海專屬經濟區問題至今未能解決。所以,日本如果在東海實施反潛搜索或布雷作業,很有可能侵犯我國專屬經濟區管轄權,應從外交及軍事上強硬應對。如果不進行有禮有節,毅然決然的抗爭,國家利益必定受損。

  中國海岸的水下環境對於潛艇作戰來說是極其惡劣的,幾乎可以說是相當糟糕的,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由於我國的東、黃海位於面積廣闊的大陸架上,所以我國的東部大部分海域水深都較淺(白色為淺水,深藍色為深水區域,顏色從白色-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依次表示水深增加,我們黃海、東海大面積為白色和淡紅色,為淺海),並不能滿足潛艇部隊的作戰條件,隻有向東突入水深2000米以上的沖繩海槽后,我潛艇部隊才能獲得較為廣闊和充裕的機動作戰空間。從東艦潛艇部隊的作戰需求看,因為我國廣闊的大陸架海域水深過淺,所以大部分海區並不滿足潛艇潛航條件。再考慮到戰爭爆發后敵商業航線必將東移至第一島鏈東側,所以我國的潛艇必須要航渡東西縱深達400-600公裡,均深60-100米的東海大陸架海域,突入水深2000米的沖繩海槽,向東跨越島鏈將島鏈東部的日商業航線區域劃進作戰范圍方能達到作戰目的。但我國的柴電動力潛艇如035、039和基洛等,滿電狀態下水下續航裡程不過250-400海裡,而部隊一些備潛海區至沖繩海槽的最短直線距離在350-400千米以上。加上潛艇潛航又需要依照海底地形以及季節水文情況,充分利用有利海底地貌(如海溝、大陸架遠古舊河道)和溫躍層等進行隱蔽潛航,所以實際運動距離往往超出我柴電動力潛艇一次充電后的最大水下續航力。更為不利的是一般柴電動力潛艇為了提高充電速度(蓄電池余電量越大充電速度越快),和確保艇上生活、作戰系統用電所需,一般在整艇余電60%即需要進行充電補充。這勢必造成我柴電動力潛艇在突入沖繩海槽前,或者突入沖繩海槽后不久,就將面臨蓄電池余電不足需要上浮補充充電的情況。

  1為東海艦隊所屬潛艇部隊的舟山基地,至沖繩海槽的最短直線距離大約在470千米左右。2為東海艦隊潛艇部隊從宮古海峽遷出太平洋的主要通道。3為舟山基地至北部沖繩海槽的直線距離在600千米以上。我們以東海艦隊所屬的潛艇部隊為例,從舟山基地東出后由於該基地周邊海域深度較淺(舟山以東海域深度依次在20至60米內)。東艦的常規潛艇需要在海面航渡相當時間,才能到達具備潛艇安全深度的下潛海域。所以,面對日、澳、美潛在沖突方,我國潛艇部隊的出港暴露率是非常高的。而日、澳、美憑借美國發達完善的天基情報支援體系,可以迅速獲得我潛艇部隊的運動態勢和機動方向。在此基礎上日、澳、美可以用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P3C固定翼反潛機隊,在我常規潛艇潛航突破區域,設置東西覆蓋沖繩海槽和第一島鏈區域,縱深達到600至800千米,南北沿著第一島鏈弧形區域部署的,高密度航空反潛巡邏區。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我東海艦隊的常規潛艇部隊,向東突破島鏈、向東南進入台海區域、向東北進入日本沿海區域的作戰能力。

  圖1、2、3、4為中國海軍潛艇前出的主要路線。在南海形式同樣不能樂觀,南海艦隊的常規潛艇部隊從海南三亞榆林基地出發,雖然可以在靠近我國航空兵掩護區域向台灣南部進行較長時間的航渡。但在越過東沙島嶼后,隨著我航空兵控制范圍和控制力量的削弱,在台灣南部200公裡的區域范圍內,隱蔽潛航已經成為必須。如果僅僅限制在在台灣南部作戰,我柴電動力潛艇尚能勝任,如果要求潛艇部隊向東跨越巴林塘、巴布沿、巴士海峽,去台灣東部重要的商業航線作戰,則同樣面臨著東艦常規潛艇部隊一樣的難題。即隱蔽潛航裡程超出我柴電動力潛艇一次充電續航力,而在潛航過程中進行補充充電,就要面對台島與琉球群島(沖繩、先島諸島)上航空反潛力量的重大威脅。即使能夠順利東渡巴林塘、巴士海峽,在台東海域和先島諸島區域,已經位於台、日密集部署的P3C巡邏反潛區。這種情況下即使到達作戰指定區域,所面對的局面會與東艦常規潛艇部隊一樣窘困。面對這種現實,作為我主力艦隊的南海艦隊常規潛艇,將很難支持東部沿海潛在沖突作戰,這將大大削弱我海軍潛艇部隊的總體參戰數量和整體作戰能力。

  圖為日美遠程反潛水機的扇形搜索區,幾乎覆蓋了中國東海的EEZ,中國潛艇每次出港都是一次危險的旅行。而日美憑借P3C的7700余公裡的航程,以及第一島鏈上從北至南遍布的島嶼航空基地(從日本本土到沖繩本島再到南部的宮古、石垣、西表都有提供噴氣支線客機起降的機場)建立起的沿第一島鏈弧線分布的高密度航空反潛巡邏區,也將徹底遏制我常規潛艇在島鏈區域的作戰能力。在這種現實情況下,我東海艦隊的常規潛艇無論是向東南進入台海東部作戰,還是向東去沖繩列島東部的日本商業航線作戰,都是非常困難的。排除低下的突破成功率不說,在后續的巡邏作戰中,因為柴電潛艇極高的露頭率和通氣管暴露率,都將導致我國常規潛艇在第一島鏈區域內,出現難以承受的戰損率。

  圖為日美針對中國潛艇在沖繩海溝西側中國東海秘密部署的水下監聽陣列,這個龐大的監聽陣列目前我們仍然不知道具體位置,但中國潛艇從出港開始就遭到在華潛伏的日台美間諜的窺探、美國偵察衛星的監視、水下監聽陣列的攔阻、反潛飛機的拉網式搜索。除此之外,美國核潛艇還常常抵近中國海岸進行秘密偵察,演練堵截中國潛艇的戰術和技巧,適應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水下環境,尋找新的水下航道以及測量水文氣象情況。由於從東海大陸坡開始海水深度迅速增大,因此海槽的保護作用逐漸淡化,潛艇至此可以脫離海槽自由行動,反潛兵力難以預測其航道進行攔截。而且沖繩海槽正處在台灣東部-琉球群島強地震帶上(系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活動頻繁震級較高),微弱地震頻繁,導致由地震、海底火山爆發、微地震、大尺度湍流和遙遠的風暴所產生極低頻海洋背景噪聲較大,由地震導致的10赫茲頻段背景噪音高達100分貝,對測量潛艇低速活動時主要噪音頻段的10赫茲噪音非常不利。沖繩海槽以東是露出海面的琉球群島、九州島及各島嶼在水下的島架,島架寬度九州島處為30-50海裡,琉球群島附近為2-20海裡﹔該區域地形復雜,水深變化大,沙灘、岩灘、海底山脈眾多,各島嶼間航道廣泛,不利於反潛兵力封鎖。日本海上自衛隊為了及早發現、跟蹤我國潛艇活動,不得不越過不利於反潛兵力攔截的沖繩海槽和琉球島架區域,派潛艇在東海大陸架海區和東海槽西側執行巡邏警戒任務﹔同時日本的P-3C反潛機也持續在東海槽海區巡邏,壓制我軍潛艇上浮充電﹔水面艦艇作為機動兵力臨時出動,封鎖各條海峽。

  北艦的旅順和青島潛艇基地,距離北部沖繩海槽直線距離分別在1000與800公裡左右。不利的態勢同樣也影響著我北海艦隊的常規潛艇部隊,因為從北艦旅順和青島基地出發的柴電動力潛艇,要航渡的東西向大陸架海域更廣闊航渡時間更長。北艦的常規潛艇順著海州灣與遼東半島向濟州島南部發展的海溝航渡后,能到達位於濟州島南部傳統的商業航線密集區域,進行作戰巡邏已實屬不易。因為在北部均深18-44米的黃海大陸架上,不僅存在著潛艇水下隱蔽航渡路線單一的問題,還要面對韓、日本島上數量更多的反潛巡邏機。所以北艦得柴電動力潛艇即使能夠進入濟州島南部,在失去我航空兵力量的掩護下,其作戰的過程也將是較為艱巨的。至於向東突入北部沖繩海槽,甚至在突破島鏈后進入日本沿岸進行理想設定的作戰,在現有的柴電動力潛艇身上是難以實現的。

  我軍經過幾十的建設發展,已經擁有較大數量的先進常規潛艇、一定數量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特別是新一代核潛艇加快發展,作戰隱身性能、作戰航程、打擊威力都有較大提高,不僅成為我軍海上反介入作戰的利器,而且是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基石之一。根據外媒報道中國核潛艇從三亞和潛艇基地出發,很快就能進入核導彈發射陣地,對美國西海岸城市發動核襲擊。

  日媒認為,日本“西南防衛”的最重要課題是應對中國潛艇,中國潛艇若進入日本領海且無視日本海上自衛隊警告的話,將屬於既不嚴重也不正常的難以界定的“灰色地帶”事態。一時間,東海波浪詭譎,充滿了火藥味。圖為最新曝光的039B改進型潛艇,注意其圍殼頂部的三條白線。(HSH論壇 熱血老年 供圖)

  韓國《周刊朝鮮》援引美國反潛戰專家的話說,美國海軍的潛艇數量有所減少,中國水下力量則處在飛速發展中,故未來15年間,中國潛艇有可能對駐亞太的美國海軍及其日本盟友形成局部優勢。網友拍攝到的我國最新下水常規潛艇艦體細節,可以看到圍殼處的填角結構。(HSH論壇 bugkage 供圖)

  日本《世界艦船》也提到,“第一島鏈”北段的日本海水深約400米,是適宜各類潛艇活動的海域,而島鏈中段的黃海和東海平均深度隻有約100米,潮汐間的落差較大,潮流較急,且存在大量暗礁和民用目標,因此隻適合常規潛艇活動。兩相比較,裝備有核潛艇的中國北海艦隊,對日本海上自衛隊和駐日美軍的“威懾”更加顯著。網友拍攝到的039B改進型潛艇(鳴謝:HSH論壇)

  從作戰角度來看,東海不僅海域狹窄,還被中國、日本、韓國的海軍基地,軍用機場所包圍。東海中部距日本海上自衛隊佐世保基地約600千米,距韓國海軍作戰司令部所在地釜山約750千米,距我東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寧波約400千米,距沖繩本島約350千米。軍艦以15節速度航行,從沖繩本島到東海中部僅需半天,從釜山也隻需1天左右。如有空中加油機供油,東海完全處於各國戰機的作戰范圍內。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黑龍”號AIP潛艇內部圖。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黑龍”號AIP潛艇內部圖。

  如果中、日兩國發生沖突,日本的巡邏機、水面艦艇、潛艇抵達東海后,我方必然要採取行動實施應對,做好雙方艦機遭遇並開戰的准備。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施反潛戰?圖為日本蒼龍級AIP潛艇。

  反潛戰如果沒有海上和空中優勢,實施起來比較困難,作戰效率很低。日本也明白,與中國這樣的大國開戰,不管是全面戰爭還是局部戰爭,要保持長時間海上和空中優勢並打敗對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亞太地區美軍介入,勝算也不會太大。日本蒼龍級AIP潛艇。

  所以,越接近中國,日本的反潛戰就越困難。而且,俄羅斯和韓國的潛艇經常在東海潛航,日美還得全力規避誤擊這些國家的潛艇。所以,東海的反潛戰環境非常復雜,實施反潛相當困難。高新6號反潛機(圖片來源:超級大本營軍事)

  原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部隊司令官小林 正男 認為,與中國發生激烈沖突時還要充分實施水雷戰。日本判斷,中國將水雷當做對抗美國海軍的有力武器,正逐步提高水雷戰能力。中國海軍艦艇掃雷載具。

  高新6號反潛機。

  高新6號反潛機。

  P-8A“海神”反潛機。

  P-8A“海神”反潛機。

  日本負責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東南沿海警戒與監視任務的P-3C反潛機。

  日本海上自衛隊第5航空隊P-3C反潛機。

  東海最寬處隻有630千米,中日兩國專屬經濟區有很多重疊的地方。由於雙方分歧較大,東海專屬經濟區問題至今未能解決。所以,日本如果在東海實施反潛搜索或布雷作業,很有可能侵犯我國專屬經濟區管轄權,應從外交及軍事上強硬應對。如果不進行有禮有節,毅然決然的抗爭,國家利益必定受損。

  

分享到:
(責編:閆嘉琪、張雨)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