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濟南軍區某通信團指導員房萍總結了“陽光帶兵36法”,為推動部隊建設發揮了很好的“光合”作用,被推廣全軍部隊﹔兩年前,該團又廣泛開展“陽光當兵”活動,引導青年官兵以陽光的追求勵志明向,以陽光的精神履職盡責,以陽光的心態待人處事,以陽光的形象律己修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不斷激發立身做人、當兵打仗的正能量。
實現強軍目標,離不開“陽光”力量。從“陽光帶兵”到“陽光當兵”,官兵人人心中充滿陽光,愛崗敬業成為全團的“標簽”。他們參加軍區通信專業“創破紀錄”認証考核,連續3年均名列同類部隊第一,並獲“值勤維護管理一級單位”“基層全面建設先進單位”等多項殊榮。
1
一次角色互換啟發新思路
尷尬、郁悶、迷茫!
2011年底,一次民主評議,讓四營五連上士班長何昭瑜,不知該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
作為連續兩年團評選的“優秀帶兵人”,何昭瑜帶兵之道大家有目共睹。可他沒想到,班裡戰士小張抱怨說:我們班長不會“陽光帶兵”,不考慮戰士感受……
經深入了解,連隊干部得知原委:何昭瑜平時要求嚴格,對班裡戰士存在的問題,經常當面批評。一次,全班給連隊示范新設備操作,小張因為緊張違反操作規程,被何昭瑜批評了幾句,覺得很沒面子。
優秀班長與戰士出現“心結”,引發連隊干部深思。他們決定在全連開展“我與班長換角色”活動,挑選幾名戰士與班長互換崗位一段時間,小張便是其中之一。
上任前,小張信心十足,要樹立一個“時刻關注戰士情緒”的樣板。然而,原計劃兩個星期的活動,他堅持不到3天便打起“退堂鼓”:沒想到當個班長這麼難,每天考慮事情這麼多,還要照顧班裡戰士的感受。事后,小張主動向何昭瑜道了歉。
事情告一段落,卻引起團政委張勝利的關注。他深入調研發現,類似戰士對干部骨干不理解的事情並非個別:一些戰士因為“陽光帶兵”,對干部骨干的要求越來越高,求全責備,隻盼帶兵“陽光”,並不想自身是否“陽光”。
新情況還有不少。指導員欒少杰分析說,在戰士要求變高的同時,干部隊伍也在發生變化:許多基層干部沒有當兵的經驗,出了校門進入營門,對他們來說要掌握“陽光帶兵”的要領需要較長時間。另一方面,隨著兵員成分的變化,青年官兵心理承受力、抗壓力、耐挫力減弱,過去不成問題的“小坎”,如今可能成為“成長的煩惱”。
“陽光帶兵呼喚陽光當兵”,張勝利與團黨委其他成員深深感到:帶兵和當兵是相互融合的統一整體。如果一味地強調干部骨干帶兵陽光,不注重讓戰士從內心陽光起來,戰士就容易對照“陽光帶兵”畫臉譜、比著“高大全美”找瑕疵。隨后,他們著眼激活內因與外因兩種積極性,在深化“陽光帶兵”的同時,大力開展“陽光當兵”活動。
參照有標准,踐行有抓手。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有名的“陽光帶兵36法”有了姊妹篇——他們從信仰追求、行為操守、意志品格、待人處事等方面入手,梳理總結了“陽光當兵36問”。從此,“陽光帶兵”與“陽光當兵”在該團良性互動,成為一道新的亮麗風景。
2
一份留隊申請彰顯新風尚
這是一次兩難的選擇。
2013年11月,該團士官選取工作進入倒計時。然而,擺在中士班長董金鈴面前的一道選擇題依舊令她糾結:一方面,作為大學畢業生士兵,提干已經超齡,家人希望她年底退伍,還提前聯系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另一方面,自己是公認的業務骨干,連隊正面臨人才斷層的狀況,連隊干部雖然沒有多勸說,但目光裡流露的是不舍和挽留。
帶著猶豫,董金鈴請纓帶領班裡戰士,圓滿完成“可能是最后一次”的保障任務。面對全新的會議保障系統,幾名新戰士拉住董金鈴說:班長,你能不能不走?
“這時候走,就像做了一個逃兵一樣!”那一刻,董金鈴從內心裡感到,自己還是舍不下這份鐘愛的事業,舍不得離開這個“陽光”的集體。
“陽光當兵需要從我做起!”最終,她說服了家人,在最后一刻遞交了留隊申請,高票選取為上士。年底,她又高票當選團隊“最美陽光兵”。
“陽光”的選擇,不僅體現在進退去留的關鍵時刻,也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平時,團隊針對官兵當兵履責、做人處事的具體行為,積極灌輸“陽光當兵”理念,組織開展“雙六問”教育討論活動,從主體層面解答“什麼是共產黨人、革命軍人、組織、干部、骨干、戰友”,從意識層面解答“什麼是忠誠、使命、責任、法紀、道德、榮譽”,強化官兵奉獻意識、價值品性等基本覺悟,自覺爭當“陽光兵”。
今年6月的一天,一營八連大學生士兵周瑩迪因瑣事和戰友小史發生口角。過去在學校,遇到類似情形,倔強的小周常常會和對方“冷戰”一段時間。然而,對照“陽光兵”的要求,周瑩迪當天就把一張寫有“對不起,都是我的錯,能雨過天晴了嗎”的紙條,壓在小史的被子下面。
第二天,她們果然迎來“雨過天晴”。營裡進行3公裡考核,小史體能弱跑在了后面。周瑩迪見狀伸出手,拉著小史一起跑。當以良好的成績同時跑過終點時,兩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陽光當兵”,不僅僅是士兵的事。“團長政委也是一個兵。”團領導介紹,全團從列兵到團長、政委,都按照“陽光兵”的標准要求自己,團黨委常委率先在全團叫響“陽光當兵我先行,陽光當兵看我的”口號。在落實制度上,不搞雙重標准,上下一致﹔在班子團結上,敢於敞開心扉,不掖不藏﹔在相互交往上,堅持志同道合、純潔健康。正是有了這樣的“陽光”,團黨委連續3年被上級表彰為“先進黨委”。
3
一道算術解答答出新氣象
66+262=?
這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卻考出了官兵對黨委的充分信任。
2012年初,團長費和峰在“陽光當兵”活動動員大會上表態:不管是通過政工網常委信箱還是其他途徑反映的問題和困難,我們第一時間給予答復和解決。
一天,一名網名“調皮小兵”的戰士,抱著“團領導究竟看不看信箱”的疑問,在費和峰的信箱留言:66+262=?很快,費和峰回復:66+262=328,謝謝你出的算術題,希望再次賜教。
由於郵箱是公開的,團長“幽默”的回復,當天便在網上“爆棚”。而熱議的結果,是官兵對“陽光”團領導更加信任。從此,有了困難和疑惑,官兵們都願借助首長信箱吐露心聲。兩年多來,僅團長、政委的信箱留言就達1200多條,條條有回音。
“陽光普照孕育陽光成長。有了意見有處訴,有了難事有人幫,領導公平處理熱點敏感問題,官兵就不想走歪門邪道。”談及開展“陽光當兵”的體會,費和峰深有感觸地說,隻有組織陽光起來,官兵才能向著陽光微笑,迎著陽光奔跑。
去年6月,士官劉志洋向蹲點機關干部反映:隨著已婚士官的增多,營裡兩套士官公寓房不夠用。另外,士官公寓設施不完善,找不到家的感覺。
情況很快反映到團裡。第二天,團領導就帶著營房股的同志來到營裡聽取意見。經論証后,團裡決定將另外兩套公寓房調配給該營,並根據官兵意見研究制訂了《完善士官公寓配套設施和分配方案》。
10天以后,當符合入住條件的劉志洋和妻子來到公寓房時,頓時樂開了懷:室內窗帘由塑料的換成了布藝的,沙發、熱水器、空調、衣櫃、炊具一應俱全,床上還擺著送給孩子的玩具。妻子直夸:這房子比咱的小家還溫馨。劉志洋也心生感慨:“面對組織的陽光和溫暖,我們沒有理由不陽光盡責!”
的確,組織的“陽光”,會照亮官兵的內心世界。2013年底,士官趙磊退伍前夕,親朋好友向他建議:你在部隊患了慢性病,讓部隊給你辦個病退手續。然而,經過醫學鑒定,小趙不符合病退標准。這時,有親朋好友建議趙磊父母,找部隊領導鬧一鬧。
“真要這樣,我臉面往哪擱!”趙磊得知消息,馬上做起了父母工作:你們不知道生病期間,戰友是怎麼照顧我的﹔你們不知道為了給我治病,團領導先后找了好幾位專家!
將心比心,心心相印。最終,趙磊順利退伍,並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4
一個互助傳統折射新追求
一個班連續三任班長,都立了二等功!
說起二營二連五班這個成績,已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的前任班長孟倩感言:我們班有個好傳統,班長從不留一手!
其實,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2013年初,孟倩帶的徒弟、現任班長張世杰接連在上級比武中摘金奪銀,連續兩年榮立三等功。這時,有人對立過二等功的孟倩說:徒弟夠了提干條件,成了競爭對手,還要不要繼續傳授自己的訓練心得?
“隻為強軍助力,不讓私心分神,才是真陽光、真軍人!”像榮立二等功的前任班長一樣,孟倩仍然將自己積累的技能傾囊相授。當年底,張世杰在“破紀錄、創紀錄”認証競賽中連續打破紀錄,並榮立二等功。
陽光心態產生戰斗力,陽光風氣凝聚戰斗力。2012年6月,國防生畢業的張靜來到該團任職。一開始,她認為到通信團無非是接接電話。可來到一營女兵八連一看,全連官兵練體能、練刺殺、練射擊,樣樣不少。
“在八連,陽光萬丈聚焦強軍靶心。”從此,張靜也像其他官兵一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業務練體能上。去年,軍區直屬隊組織基礎課目大比武。張靜一馬當先,以19秒的成績打破女子戰術基礎課目的訓練紀錄,榮立二等功。
談及“陽光當兵”,程控站一隊分隊長張慶有著深刻的體會。以前,他平時要花費不少時間做戰士的思想工作。有時,兩名戰士發生隔閡,要逐人談心化解。自從開展“陽光當兵”活動后,戰友之間的關系十分融洽。“陽光”的氛圍,讓張慶把省下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訓練上。去年,整個分隊的訓練成績提高一大截,他個人在上級比武中創造兩項紀錄、打破一項紀錄,帶出的骨干也打破3項訓練紀錄。
“陽光的心態,不僅讓自己受益,家屬也跟著受益。”張慶還有著與眾不同的經歷。2011年,妻子劉輝從老家來到駐地醫院工作,由於人生地不熟,工作壓力很大。張慶得知后,讓妻子學用“陽光當兵”的辦法和他人相處。不到半年,劉輝工作成績突飛猛進,先后被駐地評為“微笑服務先進個人”“社區衛生十佳護士”。家庭充滿“陽光”,訓練場上的張慶勁頭更加高漲。
“陽光”的力量,積聚強軍正能量。在近兩年軍區通信專業比武等活動中,該團一大批新面孔、新尖子脫穎而出,20多人立功或受到軍區以上表彰。官兵們說,能打仗、打勝仗,才有生機、有希望、有能量……
房萍話“陽光”:2012年,我走上團政治處副主任崗位,在與官兵交流中,有的戰士抱怨干部骨干帶兵不夠“陽光”。后來,我越來越感到,要使干部骨干“陽光帶兵”,官兵也要自覺“陽光當兵”。官兵關系好比螺絲與螺母,不能隻強調一面而忽視另一面。
提起“陽光帶兵”與“陽光當兵”的關系,有一句話說得好,要讓戰士“陽光當兵”,干部骨干首先學會“陽光帶兵”。萬物生長依靠太陽,官兵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組織關愛與培養。隻有組織給予官兵“陽光”,官兵才能心向“陽光”、走向“陽光”。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