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鄭清風、特約記者王傳峰報道:7月下旬,戈壁深處,新疆軍區某機步團數十台戰車一路疾馳。記者看到:與以往不同,戰車轉換燃油箱開關時,官兵們不再需要中途停下車進行人工操作。這一變化,得益於該團戰車上安裝了某修理營的革新成果——“裝甲車燃油箱開關電動轉換裝置”。據該修理營營長李新華介紹,近3年來,他們先后有16項革新成果直通裝備保障場,解決了數十項裝甲裝備維修保障難題。
該營擔負著新疆軍區裝甲裝備中級維修任務。針對裝甲裝備類型多樣和保障地域復雜等特點,他們緊貼實戰開展技術攻關,切實提高裝備保障實戰能力。為解決某新型戰車火控系統故障定位難的問題,他們專門成立攻關小組,把裝備拉到野外,運用信息模擬、信號注入、數據採集等技術,研制出“火控系統通用檢測儀”,能在第一時間實現原位檢測和故障定位。經上級推廣使用,為基層修理分隊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保障手段,自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某型輪式步戰車在戈壁沙漠地區“水土不服”,造成發動機嚴重磨損。他們在不改變原裝備空氣濾清器結構的基礎上,採用某新型過濾材料,研制出高效低阻的新型空氣濾清系統,解決了過去“每日保養、十日換芯”的保障難題。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