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命科學角度而言,欲望伴隨人的一生,人類綿延生息不絕,就是源於欲望的驅動。不過,對欲望要講方寸、講量度、講理智、講理性,倘若欲望狂蕩、狂奔、狂極,也就是使欲望任意擴張、膨脹、肆虐,欲望變成了私欲、貪欲、邪欲,就會出現“欲熾則身亡”。
有一首“打油詩”可謂鞭辟入裡:終日奔忙隻為飢,才得飽來便思衣﹔衣食兩般俱豐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坐騎﹔騾馬成群轎皆備,田地不廣用難支﹔買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品猶不足,四品三品仍嫌低……各種妄想無止息,一棺長蓋抱恨歸。古往今來,一個個貪官相繼落馬,無不是貪欲過盛、欲壑難填所致。
“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水之魚,亡於誘餌。”一位西方哲人曾忠告世人,“貪婪可以撕裂信仰的肌肉,麻痺感知的悟性。它懷疑未來的前景,而隻看中眼前的實惠。”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剛開始大都能自律謹慎,但隨著權力變大、誘惑增多,漸被失控的欲望拉入歧途而不能自拔。“人心不足蛇吞象,貪欲不足吞太陽。”貪心不足的物欲,溫柔鄉裡的色欲,官大一級壓死人的權欲,當所有誘惑一步步侵蝕過來,往往是欲壑難填,走上不歸路。各級黨員干部要以史為鑒,以人為鏡,一日三省吾身,想一想一旦東窗事發,人生就出現冰火兩重天,給自己帶來的往往是滅頂之災,給家人帶來的是無比的恥辱和傷痛。
老子曰:“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說:“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這些告誡已為古往今來無數的事實所証實。貪官相繼落馬的嚴酷事實告誡我們:一旦貪欲支配了人的靈魂,世界觀會扭曲,人生觀會背離,價值觀會錯位,必然導致生活目標的混亂和思想、行為上的腐敗,從而出現“貪如火、不遏則自焚”。
天下大福,莫大於無貪欲﹔天下大禍,莫大於欲無底。共產黨人的信仰,是為人民群眾謀福祉,而不是為自己謀福利、泄私欲。任何濫用權力的行為,都是把權力作為一種肆意揮舞的“魔杖”。黨員干部要克己奉公、清正廉明、恪盡職守、造福於民,把權力作為一種責任、一種奉獻、一種品德和天職、本分、本質、本色。常思貪欲之害,方可預防受害。隻有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方可自重、自醒、自警,在功名利祿面前保持一顆平常心,讓短暫的人生多一些輕盈與快樂,於國於家,於民於己,都是一件幸事。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