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機電長樓富強全力確保了航母“艦能動”目標的如期實現。 韓峰 攝
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題:遼寧艦機電長樓富強:讓航母“動”起來
記者 陶社蘭
他的嗓門很大,戰友們說,這就是機電兵的特點,艙室裡噪音太大,說話都得“喊”,不然聽不見﹔他的個子很高,1.82米的大塊頭,卻要在狹小的艙裡攀上爬下,戰友們打趣說是“狗洞裡鑽出個機電長”。他憨厚地笑笑,撓著頭皮:“我就是一個‘燒鍋爐’的,講我的故事?講不出來。”
其實他的故事,可真不少。機電部門是海軍艦艇的心臟,是“艦能動”的保証。作為機電長,樓富強的責任和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任職以來,他用滿負荷運轉的“最高航速”,全力確保了“艦能動”目標的如期實現。
“剛來時,對航母是一片空白,隻在書本上見過,我很擔心能不能做好。”樓富強說。那時候的他,是海軍某驅逐艦支隊的裝備部副部長。他被從全海軍選來,組建機電部門。
遼寧艦是一艘蒸汽動力艦,對樓富強來說,專業技術不在話下,他學的就是蒸汽動力技術指揮。海軍工程大學畢業后,一直在艦艇上服役,對這類裝備十分熟悉。從27歲到37歲,“人生中最寶貴的10年”,他一直在某驅逐艦支隊,成為海軍范圍內的機電行家。
“重事業,有思路,善學習,敢擔當,能吃苦,守規矩”,這是遼寧艦政委梅文對樓富強的評價。
航母部隊組建初期,樓富強獨自負責航母機電專業,不到一年,頭發白了不少,身體瘦了不少。機電部門作為全艦最大的部門,掌管著半數以上的艙室和裝備,任何一點疏忽、一點閃失,都可能造成系統癱瘓,影響接艦進程。
航母首航期間,樓富強帶領部門人員爬機艙、摸管路,常常在高溫高噪的機艙中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幾天時間裡,體重就減了8斤。因為壓力大,他做夢“把航母開到山上去了”。
遼寧艦有幾十層甲板、幾百個直梯斜梯、幾千間艙室,長達數公裡的通道。機電部門的戰位在深艙以下,高噪音,高溫度,高濕度。因為出汗多,軍裝整天都是潮濕的。為確保安全,樓富強堅持每天巡查,這樣一來,各個艙室走一遍,上上下下,相當於爬幾百層樓,要花3個多小時。
第一次試航,樓富強心裡十分忐忑。“‘艦能動’嗎?誰都沒底。”順利返航后,他“開心死了”。
中新網記者在遼寧艦採訪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機電部門,大家都喊樓富強“樓老大”。官兵們說,技術上,他是大拿﹔年齡上,他是最大。更主要的是,他心裡隻有官兵和裝備。每次出差、休假回來,他第一件事就是去艙室轉轉,看看設備的運轉情況。他的心很細,也沒忘給女兵們買點零食。“他就是我們的‘老大哥’。”
擔當得起“老大哥”這個稱呼,樓富強注定要比普通官兵付出和犧牲更多。妻子葉琴懷孕剛剛兩個月,他參加培訓。回來時,女兒剛好滿100天。他很驚喜:怎麼家裡多了個“東西”?有一年,他的母親因為火災燒傷,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患有心臟病的父親急火攻心,暈倒在地,也被送進病房。是葉琴一個人忙前跑后。好不容易等樓富強被提拔到支隊機關,日子算是安定下來了,沒想到又接到參加航母組建的命令。
得到消息的那個晚上,葉琴跟樓富強“鬧”了一夜,把這些年的辛苦、委屈,都傾倒出來。而樓富強只是默不作聲地聽著,等妻子情緒平靜了,他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再苦幾年吧。”
“一個男人,總要做點有意義的事。能來第一艘航母,是一種榮譽。”樓富強說。他很自豪,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我現在回到老家,都成了名人了。”(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