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8日電(記者張鴻墀、潘瑩、蔡國棟)1950年,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西部邊緣的喀什三角洲一片蘆葦叢生、沼澤遍地的地方,開創“軍墾第一犁”光輝業績的41團在此成立,這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設立的第一個軍墾團場。
2008年,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且末縣與民豐縣之間一個名叫蘇塘的地方,這個在世人眼裡連鳥獸都不願停留的荒原之地,兵團人在這裡興修水利、開荒植樹造田,僅用5年時間,昔日茫茫的沙海建成了數十萬畝“綠色方舟”——38團。這是兵團最年輕的團場。
新疆兵團一共轄14個師、176個團場。團場是兵團實施開發建設的中堅力量。
64歲,比兵團成立還早的41團
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一兵團二軍軍長郭鵬、政委王恩茂等率人實地踏勘,決定在喀什疏勒縣郊區開荒造地,建立一個軍墾農場。1950年和1951年,二軍教導團和政治部聯絡部先后進駐,開創了“軍墾第一犁”的光輝業績。這比新疆兵團成立的時間還早了4年。
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這裡曾經是喀什提督馬福興為其夫人修建的“馬家花園”,1924年“馬家花園”被焚於炮火之中。此后,“馬家花園”荒廢成為疏勒駐軍的養馬場。
1950年起,由部隊官兵、支邊青年、復員轉業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和國家分配的干部們組成的屯墾大軍,在茫茫的沼澤、荒原中,開始了一場前無古人、艱苦卓絕的創業之戰。
經過幾十年的奮斗,農業連隊星羅棋布地分布在草湖原野上,學校、醫院等設施相繼落成,形成一個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的新型軍墾小鎮——草湖鎮。現在的41團,隸屬兵團第三師,距喀什市23公裡,正成為喀什當地百姓的“后花園” 。
而且,由於41團所處便利位置,正在建設的重要工業園區,已經吸引一些知名企業入駐,為這個曾經以種植業為支柱的41團帶來新的經濟活力。
6歲,兵團最年輕的38團
在世人眼裡荒涼得連鳥獸都不願停留的戈壁灘,隻有一個道班、5戶人家、幾座被風沙侵蝕得破敗不堪的平房——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且末縣與民豐縣之間的蘇塘,2008年9月起,新疆兵團第二師38團在這裡開犁建設。
如今6年時間過去,團部外圍,新疆楊、沙棗樹、梭梭林排成道道防護林﹔團場道路兩側,法國梧桐、丁香、紫葉小檗綠蔭成行﹔新開墾的土地上遍地是職工承包的棗園……
步入38團居民生活區,根本無法想象這裡曾經是寸草難生的沙漠:近百棟規劃整齊、外觀美觀的居民樓掩映在團場防護綠化林帶中﹔相距不遠,是初具規模的行政中心、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綠色宜居的現代化團場已然形成。職工群眾全部住進樓房,用上了天然氣。
目前,全團種植農田防護林1.5萬畝,國家公益林25850畝,各類樹木600余萬株,綠化率達90%以上,完成了其他團場10年才能實現的造林綠化任務,初步建立起團場生態保護體系,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構筑起一道防風固沙的生態屏障。
兵團精神一脈傳承
86歲的謝道生老人和他81歲的老伴高秀琴是41團的老職工。如今他們住在41團中心、由廣東援助修造的樓房裡安享晚年。
“啥苦沒吃過?1955年,那時開荒,地裡鹼大,也沒有啥保護,腳都泡在鹼水裡,腳后跟都是裂的口子。晚上,自己拿針線把傷口縫起來,第二天還下地干活!”謝道生說話的時候神態自若,仿佛縫的只是個褲筒一樣。
“從住地窩子(地上挖坑后蓋上木板棚子)、住葦子房(蘆葦糊上泥巴的牆壁蓋上棚子)、住磚房,現在我們都住樓房了,用著天然氣,我們老兩口月工資8000多元。以前是沒錢花,現在是錢花不掉。”“隻要想干、敢干、會干,在咱們兵團沒有啥不能實現的。”謝道生介紹說。
因為這裡氣候極度干旱,大風、沙塵暴、霜凍等災害性天氣頻發,38團人是用“一碗飯,半碗沙”形容當時風沙肆虐、自然環境惡劣。
38團初建時,兵團第二師抽調2萬余人參加38團開發建設“大會戰”。建設者們居住在臨時挖出的地窩子裡,艱辛付出超出常人想象,風沙說來就來,一下子昏天暗地,幾步之外是誰根本看不清。收工的時候,干部集合大家沒法認人,隻能喊名字。6年過去,苦盡甘來,不毛之地變“美好家園”。
“無論在哪個團場,‘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是老一代兵團人傳承給我們的最大的財富,這是我們兵團事業發展的基石。”王亞軍,38團的建設者之一,38團首批招錄的大學生如是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