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深刻指出:“要始終堅持用打得贏的標准搞建設,堅持把提高戰斗力作為全軍各項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用是否有利於提高戰斗力來衡量和檢驗各項工作。”聯勤部隊是軍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徹這一重要論述,必須著眼國家安全環境出現的新變化,適應部隊履行職能使命任務的新特點,緊盯軍事斗爭后勤准備的新要求,把握建設規律、突出問題導向、找准有效抓手,切實把戰斗力標准貫徹到部隊建設的各領域、全過程。
認清在聯勤部隊立起戰斗力標准的現實必要性。戰斗力標准是唯一的根本的標准,但諸兵種部隊的性質、職能和任務各異,聯勤部隊樹立戰斗力標准,必須依據自身職能任務,特別是當前要認清“五個雙重”的現實特點,從根本上解決好心往哪想、人往哪走、錢往哪花、勁往哪使的問題。一是認清服務隊與戰斗隊的雙重角色,始終堅持“姓軍為戰”的工作取向。聯勤部隊管吃、管穿、管錢物,干的大都是服務保障的事。但必須跳出“后勤就是勤務”的狹隘思維,認識到醫療救治、彈藥收發、武器押運、油料供給、運輸投送等日常工作練在平時、用在平時、檢驗在隨時的特殊性,始終強化服務就是戰斗,崗位即是戰位的職能意識,自覺把平時服務作為戰時保障來對待,做到平戰一體,建用一致。二是認清保障非戰爭軍事行動與軍事行動的雙重使命,始終堅持用核心保障能力帶動多種能力。從現實來看,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已經成為聯勤部隊和平時期的主要任務,而能打仗、保打仗才是我們永恆的主題。絕不能把一般任務當主題,更不能用完成平時任務的成績,掩蓋核心保障能力的不足,堅持軍事斗爭准備的龍頭地位不動搖,扭住核心軍事能力建設不放鬆,全面提高實戰實保能力。三是認清既設保障與應急保障的雙重模式,始終堅持隨時能保的實戰要求。目前,依托既設力量實施區域化保障,是聯勤的基本保障樣式,但從未來戰爭需要來要求,應急機動保障無疑是重點,也是發展方向,必須要從簡單組合轉到系統整合上來,從重視靜態保障轉到靜動結合保障上來,從粗放保障轉到精准保障上來,積極探索跨區保障、伴隨保障、軍地交叉聯合保障等新的保障方式,向實戰靠攏用力。四是認清保安全與保打仗的雙重關系,始終堅持“打贏第一”的大安全觀。聯勤部隊安全隱患多,危險領域多,保安全壓力大。但絕不能為了安全系數,人為降低戰斗力標准,必須破除“訓練是一票,安全是滿票”的消極保安全、過度抓安全思想,切實用保打贏這個“大安全”來保証不出事這個“小安全”。五是認清自主發展與融合發展的雙重路徑,始終堅持擴大聯建效果提升保障效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聯勤部隊的醫療、軍交、營房、油料等許多保障要素都是軍地通用、軍地兼用、軍地共用,需要在融合發展上順勢而為、主動作為。必須緊緊抓住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機遇,延伸探索軍地聯建、聯研、聯管的方法手段,借台唱戲、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實現全方位全領域深度融合。
堅持問題導向,找准制約戰斗力生成提高的痼疾和頑症。堅持問題導向是習主席反復強調的觀點。適應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一些聯勤部門在思想觀念、信息手段、能力素質、體制機制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短板:一是僵化守舊的思想觀念。落實戰斗力標准,推進后勤向信息化轉型,關鍵是要突破固有思維的束縛和羈絆。當前一些同志無論是思維習慣,還是知識結構,都存在與打贏信息化戰爭需求不適應的問題。有的習慣於按套路抓、按慣例干,認為空談信息化不如抓具體工作實在,對抓轉型轉變缺壓力和動力。有的知識更新不夠,對信息主導、體系作戰、聯合制勝、精准保障等前沿軍事理論知之不多,研究不深,應對信息化作戰、聯合作戰准備不足。二是相對落后的硬件設施。盡管近幾年各級都加大了信息化軟硬件投入,但對照“需求實時感知、物資可視掌控、決心及時正確、保障精確到位”的建設現代后勤的基本目標,還有不小差距。后勤一體化指揮平台還沒有完全延伸到倉庫、醫院等保障末梢﹔信息通聯手段與保障對象不相匹配,聯勤系統內單聯尚可,保障體系內互聯不暢。三是未能跟進的信息素質。聯勤部隊是知識密集型單位,雖然人員學歷層次高但含軍量低,含信息量更低,搞一般業務的多,搞信息專業的少,尚有不少干部沒有經過信息化保障能力培訓,聯合作戰和信息化作戰保障能力缺乏。四是效率不高的聯合體制。構建一體化、跨部門、跨領域的聯合保障體系,是建設保障打贏現代化戰爭聯勤的內在要求。但實際工作中,有的還存在有配合缺融合、有支援缺支撐、有效果缺效率、有連接缺銜接的問題,特別是在三軍聯勤和軍地聯通上,效率低下的問題比較突出。這幾個方面的問題,既有現行體制編制的客觀因素,也有部隊主動作為不夠的內在因子,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確立的戰斗力標准就是低標准、落后的標准,無法形成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保障力。
著眼完成聯勤“三大建設任務”,推動戰斗力標准真正在部隊建設實踐中落下去。戰斗力標准說到底是個實踐標准,不能喊口號、貼標簽,不能坐而論道,不能把精力花在解讀上、解釋上,必須緊緊圍繞建設保障打贏現代化戰爭的后勤、服務現代化建設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轉型的后勤“三大建設任務”,求真務實、狠抓落實,推動戰斗力標准在部隊落地生根。一是讓以上率下的示范效應強起來。領導干部隻有帶頭想打贏,廣大官兵才會自覺練打仗。要帶頭學習提高,努力學習現代戰爭制勝機理和信息化知識,積極掌握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切實提高籌劃指導的精准性、后勤布勢的科學性、保障行動的實戰性和保障模式的靈活性﹔要帶頭練兵打仗,堅持練兵先練將,考兵先考官,自覺練謀劃、練指揮、練協同,把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的短板補齊﹔要帶頭改進作風,始終強化憂患意識、全局意識和進取意識,端正工作指導思想,始終用備戰練兵這根“指揮棒”來調動各種資源和力量,確保中心居中,主業主抓,主角站上主位。二是要把實戰化訓練的要求實起來。習主席多次強調:要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其核心思想就是“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像打仗一樣訓練”。要把訓練內容抓實。針對聯勤部隊重業務訓練輕信息化聯合演練的客觀現實,強化基本信息技能訓練,首長機關專攻訓練和一體化聯合演練,增強實戰化訓練的信息含量。要把訓練環境設實。加大與受保障單位的對接演練力度,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摔打磨練部隊,強化實戰觀念。發揮好后勤綜合訓練基地的信息科技優勢,運用多種手段,為部隊在戰傷救治、野戰油料收發等專業訓練方面,提供“准戰場”的訓練環境。要把訓練評估考實。端正考風,嚴肅考紀,多些“隨機性”,少些“跑龍套”,多些“硬杠杠”,少些“軟指標”,切實通過考核規范化,促進訓練實戰化。三是要把問責倒逼的剛性機制建起來。戰斗力建設是標尺,剛性落實才是“標准”。但現在的問題還是獎的多罰的少。近年來各級都注重了大獎重獎軍事訓練突出的,而真正罰出畏懼、罰出壓力、罰出動力的卻不多。大家經常看到因“兩防”出事被通報的,因“三清”交不了明白賬就交不了差的,卻很少能看到因訓練抓不好,影響個人成長進步的。因此,必須建立起嚴格的問責追究機制,用抓“兩防”的較真態度抓訓練、用抓“三清”的求實勁頭抓戰備,著力克服當前重形式輕結果的“問責秀”問題。同時,切實端正選人用人導向,堅持用實戰標尺量化選用標准,改進考察識別干部的方法途徑,探索把考核由會場搬到訓練場、演習場,通過受領任務看擔當,練兵實績看能力,危急關頭看血性,切實把想打仗、會打仗、能打仗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以用人導向調動官兵投身強軍實踐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沈陽軍區聯勤部)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