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內閣總務大臣高市早苗10月14日對媒體表示,將在秋季例行祭祀期間參拜靖國神社。盡管日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辯稱高市之舉是“個人決定”,但在日本政壇右傾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日本高官的這一言論還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日本內閣改組后的重要成員,高市的言行更暴露出安倍新內閣的右翼本質。
作為安倍新內閣“五朵金花”之一,高市一上任就吸足了外界眼球:這並非因為她給安倍內閣帶來了清新空氣,而是因為她和日本新納粹頭目山田一成的合影被媒體曝光,招來一片罵聲。盡管高市一口咬定不認識山田,但其履歷已說明:她是鐵杆的右翼分子。
作為鬆下政經塾第五期畢業生,高市不可避免地受到國粹主義、精神萬能論的影響。和野田佳彥、前原誠司等校友一樣,她傾向於建立強權的國家機構,將靖國神社視作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妄圖用“國家神道”這種極其有害的原教旨思想來影響日本民眾。在民族問題上,高市一貫排外,而且特別仇視華裔、朝韓裔,稱維護他們權益的提案“非常可笑”﹔在歷史問題上,她不僅是“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成員,還詭稱侵華戰爭是“自衛戰爭”,沒必要像德國那樣反省﹔在核政策方面,高市罔顧福島核事故的前車之鑒,甚至提出日本可以考慮實現核武裝。
安倍第二次上台執政以來,因“拜鬼”及一系列不負責言行,遭到了日本國內外的強烈抨擊,就連盟友美國也對其表示失望。經濟政策的失效,更令其支持率驟降。為坐穩寶座,安倍不得不採用重新組閣這一迂回戰術“丟車保帥”。然而,安倍內閣雖然引進了“新生代”,卻注定卷不起“新風”。因為大多數新上台的政客,比其前任更加保守,更善於推行右翼政策。特別是“五朵金花”,其女性身份既能換取同情,幫助推銷右翼觀點,又能在政策失誤時成為“保護傘”,軟化民眾對政權的不滿。這正是安倍所謂重視“女性社會活躍度”的根本原因。
由於安倍在歷史和領土爭端等問題上的錯誤言行,日本同中韓等鄰國的關系持續處於僵局。如果日本政府真正顧及同中韓等國關系大局,就應當出面干預、制止高市的參拜行為。如果日本政府右翼底色不改,執政思路不變,外交誠意絲毫未見,國際社會也很難對其寄予多大期望。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