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王優玲)我國即將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對外投資金額超越吸收外資金額指日可待。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22日預計,今年我國對外投資增速約為10%,對外直接投資金額將達1200億美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為749.6億美元,增速達21.6%﹔與此同時,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73.6億美元,下降1.4%。增幅上的一升一降,預示我國對外投資金額超越吸收外資金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張向晨表示,未來五年我國對外投資增速將保持在10%以上,對外投資處於發展快軌道,中國將保持在世界投資大國的行列。
200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為27億美元,到2013年增至1078億美元,短短12年內增長了近40倍。目前,中國對外投資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中國對外投資已成為全球性話題,其投資范圍囊括制造業、基礎設施、能源礦產、農業、服務業到文化產業等領域。
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既是順應中國經濟階段性發展主動而變,也是迎接中國經濟新挑戰被動而為。國內生產經營成本攀升、代工利潤下降、貿易摩擦頻發等困難,促使中國企業“揚帆出海”,從原材料採購、產品設計、品牌管理以及全球市場銷售等環節,布局海外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設立研發中心。
可以預見,以投資促貿易,通過資本輸出帶動商品輸出將是中國企業應對國際貿易風險、提升品牌價值的積極嘗試。
“從全球范圍看,中國一些具備優勢的裝備制造業行業受到很多國家歡迎,如船舶、高鐵、電力設備、電信設備、通信設備在很多國家有廣闊的市場。”張向晨說。中國可以從全球市場、全球布局的角度來推動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這可以為中國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新出路。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