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又有一批走出校門不久的年輕同志,在部隊各個工作崗位開始施展拳腳。雖然大家經歷各異、所學專業與擬任職崗位也不盡相同,但如何更好地融入部隊,迅速完成由青年學生向合格軍隊工作人員的轉變,履行好崗位職責,是擺在每個人面前共同的現實課題。基於多年從事干部工作的經驗與感悟,筆者認為關鍵是走好“三步”:塑形、鑄魂、養氣。
塑形原是制造業的一個概念,后引申到社會經濟、日常生活等領域,比如身材塑形,是指通過穿著有約束作用的衣服,輔以科學健身訓練,達到身材健美之目的。我們這裡所說的塑形,則是通過刻苦學習、努力准備,從形體外觀、精神狀態、工作技能、意志品質等方面,迅速完成由青年學生向軍事組織工作人員的轉變,做到行動聽上級指令、工作與章程合規、步調與同事合拍,履行好崗位職責。那麼怎樣才能塑好形呢?簡單地講就是要強健體魄練好身,錘煉意志修好心,腳踏實地扎好根。“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隻有堅強的意志、健康的身體才能適應新形勢下軍隊各項建設的要求,遂行好多樣化軍事任務。
人無魂不立,軍無魂不強。如果個人的理想意願同組織的目標一致,將會煥發不盡的工作動力,這也是干事業的理想狀態。然而實際情況往往會有所偏差,這就需要我們持續地修養鍛煉使之一致,這個過程就是鑄魂。鑄魂最根本的是要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打牢信仰之基。信仰一旦形成,就會成為支配和左右我們行為的持久精神動力。一個人有了堅定的信仰,就會百邪不侵、執著奮斗、自強不息。要鑄魂勵志,就要做到理論入心、信念入腦,澄清各種模糊認識,堅定政治信仰,自覺融入到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而奮斗的歷史洪流中去,貢獻自己的力量。
所謂氣,指的是一個人的處世姿態、行事風格,泛指人的氣度、氣概、氣派等。“修之以心,其德乃真”,養氣的根本在於內心的修煉。所謂心,是指一個人的意識、觀念,泛指人的心理、心思、心情、心路歷程等。心是內在的,氣是外在的,要養氣須修心,修心之目的在養氣,即“內斂於心,外化於氣。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成長的道路上,年輕官兵必然會遇到挫折和失敗,這時養氣修心尤其重要。具體來說,就是要修好忠誠心,養信仰堅定之正氣﹔修好進取心,養奮發有為之銳氣﹔修好責任心,養恪盡職守之底氣﹔修好求實心,養誠實守信之骨氣﹔修好友善心,養寬厚謙讓之大氣﹔修好敬畏心,養慎獨自律之靜氣。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