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收尾絕不是作風建設收場。這段時間,陸軍第39集團軍某團黨委不斷鞏固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扎實推動問題整改末端落實,在總結經驗的同時著力做好下篇文章、固化有效措施,確保標准不降低、整改不鬆勁、問題不反彈。
整改成績單也是警示錄
“黨委機關晒清單了!”10月9日,陸軍第39集團軍某團在局域網上剛一發布教育實踐活動整改成效清單,這條消息便在基層官兵中不脛而走。
清單上,官兵反映的110個問題個個整改見效:從黨委統籌解決的問題,到常委個人整改情況,再到督導基層落實的問題,全都一目了然,一並晾晒的還有需要黨委機關持續關注的多個事項。
“這既是整改成績單,也是‘四風’警示錄。基層官兵最擔心的問題是活動一陣風,雨過地皮濕﹔最盼望的是服務舉措不打折扣,已解決的問題不反彈回潮。面對這張清單,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此為鏡,堅決克服‘闖關’思想,時刻緊繃‘正風肅紀’這根弦,把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在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梳理會上,團政委焦揚的發言引起與會者深思。
會上,大家圍繞110個問題背后的作風問題深刻反思、展開討論。隨后,機關各部門分頭研究總結有效措施,採取常委牽頭、拉單列條、限時兌現、對賬銷號的辦法深化整改,為做好教育實踐活動下篇文章明確時間表、劃定責任人。
警偵連上士徐帆休假歸來第三天就領取了休假期間應退回的伙食費。由於家中有事走得急,徐帆臨行前沒及時申報“退伙”。按照團裡的整改新措施,歸隊后,他持往返車票到財務股補辦申報手續,在3個工作日內就領到了伙食費。徐帆告訴記者:“錢雖然不多,但心裡暖洋洋的。”
98%的滿意度究竟差在哪
該團前不久組織的測評結果顯示,基層官兵對黨委機關作風建設的滿意度達98%,比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前高出13個百分點。
盡管形勢喜人,團黨委一班人還是把目光聚焦在“丟掉的2%”上。圍繞這一問題,常委們結合分管工作,分批帶領工作組深入基層摸實情、促膝談話問兵需、座談交流商對策,請官兵為黨委機關“再畫像”。
一連連長劉新光侃侃而談:“黨委機關應該緊盯部隊戰斗力提升,科學指導、全力保障實戰化訓練,堅決糾治偏訓漏訓粗訓現象,杜絕訓風演風考風出現問題。”
二連上士蘇波直言不諱:“以人為本不光是關愛基層,希望黨委機關為戰士自主革新訓練器材和創新組訓方式多提供經費和平台。”
敞開心扉納諍言,工作組共收集到訓練保障、人才培養、生活保障等方面22條具體意見建議,為黨委機關彌補作風建設存在的差距提供了依據。
“深入剖析‘丟掉的2%’,我們必須認識到‘四風’滋生的土壤還未鏟除,深層次問題仍未觸底,糾治整治的力度絕不能放鬆。”團領導表示,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必須樹立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的思想,定期組織檢查,及時通報講評,防止鬆勁懈怠。
以制度機制確保常態長效
10月21日,該團通信連四級軍士長趙傳會領回新到的報刊后,第一時間分發到各班帳篷供戰友閱讀。這是該團駐訓期間機關組建駐訓服務隊實行伴隨式服務的一個縮影。
二連指導員關賀楠欣喜地告訴記者,如今,駐訓官兵能閱讀新近報刊、看上電影電視、聽到戰地廣播,黨委機關真正做到了基層官兵走到哪裡,伴隨服務就跟進到哪裡。這得益於團黨委研究出台的《領導機關提高服務基層質量措施》,保証在野外條件下同樣及時為基層官兵排憂解難。
“干好領導機關分內事、辦好困擾官兵煩心事、管好利於建設長遠事”,這一服務理念已逐漸成為團領導和機關干部的共識。為構建作風建設常抓長治的新常態,團裡持續開展“服務基層、服務官兵”活動,不斷鞏固和擴大作風建設成果,著力在引向深入、落地生根上下功夫。
“常態長效,關鍵在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措施固定下來,將制度建設與作風整改結合起來。”團政治處主任張家興介紹說,團黨委對於涉及官兵利益、反映比較集中、容易出現反彈的問題,逐一作出具體規定,逐步完善制度機制,保持了作風建設的延續性,推動了集中糾治向常態抓建轉變。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