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人們運用電腦辦公,往往都離不開壓縮軟件,它的存在節省了存儲空間,也節約了文件傳輸時間。所謂壓縮,是通過施加一定的外力作用使事物的體積縮小,以便於攜帶和傳輸。它雖然只是一個技術概念,但對現代戰爭卻不無借鑒意義。其意即在己方具備一定作戰能力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通過對敵實施抑制、遏制,以期造成敵兵力、火力、戰場、投送、速度等重要作戰要素的能力萎縮,發揮不出應有的作戰效能。也就是說,通過一定手段減少敵人的打擊能力、防御能力、保障能力等,斬斷其釋放物質流和能量流的陸海空天電等戰爭臂膀,進而使其整體作戰能力大幅下降。
壓縮作戰,不失為一種新的制勝思維。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敵對雙方都無不在發展自己的軍事能力。一如列寧所指出的:要盡可能地發展和擁有敵人所擁有的全部作戰手段。敵有我有,敵無我還有,不失為一種理想的備戰狀態。但現實又往往是,我無敵有,我有敵可能更強。面對這種情況,就要轉變思維,在一定條件下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在降低和削弱敵作戰能力、兵力運用空間上用心思。對敵強我弱的某些軍事能力,要想辦法通過釜底抽薪、輿論造勢等手段加以削弱,進而形成己方的相對優勢﹔對敵有我無的先進作戰能力,則通過採取能夠制約其先進軍事能力施展的破壞手段或防護措施,抑制其能力發揮。信息戰本身就包含了限制、破壞敵指揮、情報、武器系統的內容,心理戰更是主要著眼削弱和抑制敵作戰能力發揮。一定意義上講,戰爭的技術含量越高,爭奪的領域越多,分布的空間越廣,對敵實施壓縮打擊和制約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說,未來戰場上壓縮作戰將大有可為。
壓縮作戰,體系是前提
■胡殿超 潘仁福
從抑制和削弱敵作戰能力的角度來說,一切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都屬於壓縮作戰力量運用范疇。但應該指出的是,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壓縮敵作戰能力、作戰空間,也必須從體系對抗的角度來思考和研究。在體系作戰的大前提下,實施壓縮作戰所採取的各種手段才可能收到實效。
火力壓縮作戰。伊拉克戰爭讓人們見識了“斬首”行動的巨大心理威懾效應,很多人也因此把斬掉敵作戰指揮重心視為現代戰爭基本手段。但過分看重“斬首”,並不應忽視這一作戰手段出現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打擊能力尤其是遠程非接觸打擊能力逞威現代戰場。沒有打擊能力的提高,“斬首”就是無源之水。因此壓縮作戰要把壓縮對手火力打擊能力作為主要目標。應加強對敵情報偵察力度,在搞清敵火力部署和強度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戰略戰役手段先打擊其高強度、遠程精確攻擊武器,再打擊其中強度、低強度武器裝備,以求將敵火力攻擊威脅降至最低。
空間壓縮作戰。現代戰場已遍布於陸海空天電網和心理等多維空間,敵對雙方對相應空間主動權的爭奪始終影響著戰爭進程,甚至決定著戰爭勝敗。因此,在戰爭中要盡可能通過各種手段爭奪相應空間的整體或局部主導權,盡可能多地減少和降低敵可以實施攻擊的空間數量,以便給己方提供更多自由度,限制敵作戰能力充分發揮。
保障壓縮作戰。現代戰爭牽一發而動全身,雖然表面上看是火藍刀鋒的較量,實際卻是交戰各方綜合實力的比拼。因此,在未來戰爭中要通過政治、經濟、軍事等手段,多渠道制約敵作戰物資供應,破壞敵戰場技術保障,切斷敵戰略通道保障,力求多手並用削弱敵作戰潛力,使其作戰行動難以持續展開。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