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飛控一姐”給嫦娥把脈 曾駁斥外國專家質疑

2014年11月01日09:5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飛控一姐”們靠得住 隔空給“嫦娥”把脈

  席露華

  人民網北京航天城11月1日電(記者吳月輝 馬麗 通訊員祁登峰 姜寧)她們是纖手托舉“嫦娥”奔月的“嫦娥”,她們是中國探月的“美麗封面”,她們中有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快速成長的70后,有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卻選擇守望星空的80后。隨著嫦娥啟程開啟地月之旅,忙碌在中國探月征程上的她們更忙了。她們就是探月工程裡的“飛控一姐”們。

  席露華:慧心織就星月夢

  10月24日,飛行試驗器順利入軌的那一刻,坐在飛控大廳總體主任設計師崗位上的席露華明白,自己的第四次探月征程才剛剛開始。

  七年前,同樣是在這一天,同樣是在這個大廳裡,她作為中心總體計劃和國際聯網崗位負責人,參加了我國第一次繞月探測任務——嫦娥一號。

  “如果從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算起,我從事嫦娥任務飛控工作已經整整十年了。”席露華說。

  十年,對於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想來說,不過是剎那瞬間,而對於席露華來說,卻是人生最寶貴的一段青春年華。

  從二十多歲充滿活力、愛說愛笑的航天新人,到今天經驗豐富、成熟穩重的“飛控一姐”,世易時移、歲月更迭,席露華的身上始終保留著一份不變的特質。

  同事們說,她不變的是那顆敏於行、善於思的慧心。

  席露華說,她不變的是那份編織追星逐月夢想的責任。

  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中,席露華扛起了飛控總體主任設計師的重擔。對於自己的工作,她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飛控總體就像一座橋梁一樣,連接著測控系統和飛行試驗器系統,她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將這座橋設計的完美,搭建的牢固。

  這是一項極具風險和挑戰的工作。機理原理不吃透,就像建橋缺少混凝土﹔設計考慮不周全,大橋缺腿斷臂易塌陷﹔方案觀點不准確,勢必千裡之堤潰蟻穴。對此,中心科研計劃部部長申敬鬆評價說:“席露華不能出錯,一旦出錯,那就是事關任務成敗的大錯。”

  “必須主動作為,用精、准、全的思考引領任務”,對於所承擔的工作,席露華有著自己深刻的認知。做到這步,大家都知道不僅需要有超強的綜合能力和全局意識,還得有超強的耐性、韌性。

  然而要做到這步,究竟需要有多大壓力、花多少時間、費多少思量,個中滋味,隻有席露華自己最能體會。

  任務前,她首先必須要吃透飛行試驗器系統二、三十套,多達幾十萬字的各類方案,然后,最關鍵的工作就是要能結合測控系統實際特點,制定任務飛控需求,明確飛控該做什麼,該怎麼做,由誰來做,什麼時間做等一系列問題,而並非簡單的拿來主義。

  為了吃透各類方案和分系統原理,任務前,她每天都會做三件事,查資料、參加聯試和分析問題,常常是找到一個分系統的專家,就是一大串問題,常常為了一個問題,一坐就是好幾個鐘頭。席露華骨子裡就是有這樣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在中心,有一個關於她的故事,大家眾口相傳。

  那是在嫦娥一號任務備戰時,在一次與歐空局國際聯網的測試中,有個國外站總是跟蹤不上衛星。歐空局的專家們向擔任國際聯網北京中心負責人的席露華提出了質疑:“應該是你們的方案和數據出了問題!”

  早已將任務方案內化於心、成竹在胸的席露華非常自信的告訴他們:“我們的方案經過了嚴密論証,我們的數據經過無數次測試,問題絕不在我們。”后來,經過認真排故,最終得出是由於國外測站測試方法出現了偏差,導致失誤產生。這件事讓老外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也讓他們記住了這個勤奮、聰慧的中國飛控人。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每一次任務對席露華來說都像一次難題重重卻又輸不起的大考。

  2013年,在距嫦娥三號任務還剩下最后兩個月的時候,巡視器系統將十幾本臨時狀態更動的方案放在了席露華面前。新的狀態更改,意味著飛控需求、系統接口、軟件狀態等一系列工作可能都要重新來做。

  作為巡視器“玉兔”遙操作總體主任設計師,席露華壓力山大。此刻,究竟是按照對方狀態變化需求簡單地進行方案和軟硬件系統調整,還是全面深入分析論証,按任務備戰流程重新來做?席露華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

  梳理狀態、理清思路、分析需求、協調討論、專題攻關……她緊繃的神經像擰緊的發條。一個月內,她完成了別人需要三個月才能做完的工作。

  一切不可思議,一切卻又水到渠成。

  經歷三次嫦娥任務的錘煉,席露華早已是大家心目中頂的上、靠得住、信得過的“飛控一姐”。

  逝去的時光,永遠無法抹去人們對輝煌的記憶:嫦娥一號首開奔月旅程,嫦娥二號首拍高清全月圖,嫦娥三號首踏月面訪廣寒。

  席露華不是一個喜歡做夢的人,然而,十年探月路上,她卻用自己的敏思、善思的慧心織就了三個美麗的星月夢想。

  如今,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已經踏上奔月的旅程,席露華正在用慧心織就她的第四個美麗的星月夢……

  梁爽

  梁爽:“排兵布陣”天地間

  這個秋天,梁爽再次成為了一名“千軍萬馬”的女指揮。然而,在她的身邊,卻感受不到絲毫“沙場秋點兵”的氣勢。

  指揮席不過是三尺機台、方寸熒屏﹔“千軍萬馬”也只是成百上千條指令構成的“數字大軍”﹔嘹亮的戰鼓和號角聲變成了?裡啪啦的鍵盤聲。

  這裡的戰場“靜悄悄”,然而,這裡戰場卻一樣有著劍拔弩張、生死一線的緊張。

  此刻,梁爽正大腦飛速運轉,精神高度集中地檢閱著她“排兵布陣”的新作——任務全過程程遙統一計劃。作為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規劃計劃崗位主管設計師,梁爽擔負著生成、檢查、修改任務中各類計劃的重任。

  曾有人把計劃比作是推動任務進程的驅動器,把生成計劃比作是太空“排兵布陣”。飛行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動作、地面什麼時候發送什麼指令、測站跟蹤何時開始何時跟結束全靠計劃指引。計劃一旦出錯,直接影響任務進程,后果不堪設想。

  這是一件極其繁瑣、極易出錯的工作。梁爽說,她每天一坐到崗位上,就如同站在了懸崖邊緣,精神高度緊張。

  然而,7年前,當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升空時,梁爽就開始坐在了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沒有停下過。長期的緊張工作,讓她不知不覺患上了這個崗位的職業病——強迫症。不論做什麼事情,她總喜歡提前做好詳細的計劃,不然就不敢去做﹔不論軟件檢查計劃的結果多完美,她總要自己逐條逐句再核查一遍,不然就會感覺心裡沒底。

  盡管如此,梁爽卻打心眼裡喜歡自己的崗位。

  在她的眼裡,天地如棋局,指令如棋子。依據任務方案和邏輯規則生成計劃,便如同在天地間“排兵布陣”一般。看著一條條計劃指令如同一個個軍令在她手裡有序生成,發往遍布五大洲四大洋的測量站、船,引導它們開展測量跟蹤,發往遠在奔月軌道上的飛行試驗器,指引“嫦娥”再入返回征程,她有種強烈的興奮感和充實感。

  為了讓記者對計劃有更直觀的了解,梁爽打開了電腦上新生成的計劃文件。看著密密麻麻指令排滿了整個屏幕,記者頓時眼花繚亂,有種“頭大”的感覺。談及感受時,梁爽說:“當你懂得了這些計劃指令的邏輯規則和理論依據后,就不會覺得亂了﹔當你努力剔除錯誤、解決沖突,讓整個計劃和諧有序、渾然一體時,就會有種美的感覺。”

  大概就像數學家感覺歐拉公式美妙絕倫一樣,梁爽能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了美的感覺與美的享受。也正是這種美感驅動,她在一次次探月任務中不斷突破、躍升。

  2007年,在嫦娥一號任務備戰時,初次接觸任務規劃計劃工作的梁爽便憑借著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扎實的專業知識,設計開發了“任務計劃可視化分析平台”,將任務計劃和測控資源有機結合,為指令合理性和測控支持有效性分析提供了智能化手段。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平台經過她不斷維護、改進和完善,一直到今天仍在廣泛使用。

  2014年,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啟動后,梁爽憑借多年豐富的計劃崗位經驗,敏銳捕捉到三站接力跟蹤及兩目標協同控制給計劃生成帶來的難點和挑戰,並開展了針對性攻關,設計出測站指令智能化檢測系統和雙目標飛行指令拼接軟件,有效解決了計劃編排難度大、耗時長、易出錯的問題,並成功應用於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無線聯試。

  一次次任務,一個個突破,緊連著的就是那一份份寫滿指令信息、精准周密的任務計劃。

  從2007年到2014年,7年時間裡,經梁爽的手生成的計劃指令達2萬多條。這2萬多條指令編排在一起,就如同一隊旌旗獵獵、聯通地月的數字大軍,組成了中國探月征程的壯麗詩篇,也展示著這位規劃計劃崗“飛控一姐”“排兵布陣”天地間的靚麗風採。

  張祖麗

  張祖麗:把脈“嫦娥”萬裡外

  《西游記》裡,齊天大聖孫悟空懸絲把脈,隔空便能診斷出朱紫國國王患有“雙鳥失群”之症。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有一個人比孫悟空還要“牛”,她無需懸絲,就能為遠在萬裡之外奔月返回軌道上的“嫦娥”准確把脈。

  她就是張祖麗,中心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遙測崗位的主管設計師,也是大家公認的中心遙測崗位“一姐”。

  “嫦娥”遨游在奔月返回的軌道上,最遠處距地球足足有42萬公裡。它的飛行狀況如何?是否按照地面飛控人員的指令准確實施預定動作?各系統是否工作正常?獲悉這一切,都要靠飛行器下傳的數據來判斷。張祖麗所在的遙測崗位,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與這些下傳數據打交道。

  “飛行器通過無線電波下傳的數據是一堆由0和1組成的源碼。我們要破譯這些源碼,通過復雜的公式計算和曲線擬合等方式,將它們變成一個個准確的遙測數據,實時呈現在監控顯視頁面上。”張祖麗告訴記者。

  打開監控顯示頁面,數傳、熱控、電源……17個飛行試驗器分系統的監顯頁面依次呈現在記者眼前,每個分系統都包含成百上千個遙測參數。在張祖麗眼裡,這些分系統就如同“嫦娥”的一個個器官,那成百上千的遙測參數就像是組成器官的一個個細胞。而她,就要像一個醫生一樣,時刻把脈“嫦娥”,關注、呵護這些器官和細胞的健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與之前任務相比,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的遙測數據種類更多,格式更為復雜。要想有效把脈“嫦娥”,必須得有“利器”,得靠過硬的手段。

  “就像醫生技術越高超、醫療設備越先進,檢查結果就越准確,治病效果就越好一樣。”張祖麗告訴記者,她們崗位的最累、最難的工作就是在任務前積累好自身,打磨好“利器”。

  這次任務,張祖麗帶領遙測團隊,為准確把脈“嫦娥”量身打造了三大“利器”:遙測數據快速處理,故障快速診斷和信息快速監控。它們的實現是基於海量參數信息的標准化裝訂、測控故障的形式化描述和飛行器飛行狀態的預示告警等技術。中心軟件室副主任苗毅評價說,三大“利器”不但使得測控應用軟件技術得到了飛躍,也極大的促進了北京中心數據處理與應急處置飛控能力的提升,提高了中心在多模式、大時延條件下的遙測信息的深度挖掘與綜合應用水平。

  “利器”雖利,然而,在張祖麗的心裡,最有價值的卻是她帶領團隊完成的另一項工作:遙測信息的抽象化描述和歸一化處理。

  就像鑄劍師事先打造出劍模一樣,不論是鑄鐵劍還是銅劍,隻要把相應材料熔化澆鑄到劍模裡就行。她們完成的這項工作就是為探月工程打造遙測模具。以后不論任務怎麼變,隻要把配置信息改為對應任務的配置,她們的遙測處理軟件就能很快完成任務自適應。這對提高任務備戰效率,無疑巨有重要的意義。用張祖麗的話說就是:“我們遙測崗位的任務備戰效率從工業化時代闊步邁進了信息化時代。”

  創新的背后,是張祖麗的點點心血、滴滴汗水。

  為盡快完成三大“利器”的軟件開發和測試,作為技術負責人,張祖麗帶領團隊翻破了一本又一本技術方案,查閱了一摞又一摞編程資料,每天不停地編程、調試,再編程、再調試……那段時間,她像著了魔似的,帶領同事們與時間賽跑、與進度較勁、與數據作伴、與程序共舞,連做夢時想著的都是一個個遙測數據、一行行程序代碼。

  為盡快解決聯調演練中發現的技術問題,她經常像顆釘子一樣釘在飛控大廳的機位上。任務前,記者到飛控大廳對她進行採訪,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採訪中,因科技人員找她商討問題而中斷了8次。最后她隻能十分歉然的讓記者下午晚點再過來。等到下午4點多,記者再次來到飛控大廳時,同事們正趕張祖麗回家。細問下才知道,她中午飯還沒吃,從早上一直忙到現在。

  張祖麗總說執行任務比准備任務要輕鬆。然而,大家都知道那隻不過是她自我減壓的一句話。如今,我國第四次探月任務征程方啟,地月之行萬裡路,作為“嫦娥”姑娘的把脈人,她怎麼可能輕鬆下來。從清晨到黎明,從日落到日出,嫦娥奔月征程上,那個瘦削的身影一直不停的忙碌著……

分享到:
(責編:閆嘉琪、袁勃)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