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參觀文化浮雕 作者提供
綠草如茵,卵石為徑,“擎天”“正氣”兩塊藝術石刻在秋日的陽光下格外醒目,這是廣州軍區某團軍營文化建設的一處人文小景。走進這個營區,一股清新健康的文化氣息扑面而來,令人倍感振奮和鼓舞。環繞營區的文化長廊、文化石雕、休閑亭台合為一體,學習課堂的熱情交流與訓練場上的吶喊聲構成一幅激昂向上的畫面,激蕩著以文強武的時代律動。自1999年建團以來,該團黨委在堅守軍事文化“鑄牢軍魂、恪守宗旨”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吸收時代發展的文化成果,以先進的軍事文化助推部隊建設發展。
芬芳書香助益官兵成才
今年,該團喜訊頻傳:團隊再次被湖南省政府和湖南省軍區聯合評為“書香文化軍營”﹔在上級組織的政工干部比武中,該團包攬前3名﹔5名戰士通過自學考試拿到法律、中文等專業的本科文憑。官兵們說,這與團黨委積極推進軍營文化建設息息相關。
近年來,通過總結部隊發展的有益經驗,該團黨委“一班人”深刻體會到:先進軍營文化是陶冶官兵情操,提升官兵素質的孵化器。年初,該團從官兵知識結構、文化素質入手,在部隊局域網上向官兵收集“我最想學的一門課、我最想做的一件事”調查問卷。而后,團黨委依照官兵意願,組織開設了歷史法律講座、寫作報道班、文藝講堂等培訓課。勤務隊戰士李雲光在上完《甲午風雲》歷史課后,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愛好歷史,主要是對歷史中的英雄人物特別感興趣。現在明白,歷史對國家、民族和個人而言,是經驗,是教訓。”
與此同時,他們貫穿全年開展“提高文化品位、軍地文化共育”活動,積極邀請市社科聯、文化館等單位的專家教授為官兵授課,定期組織官兵到市文化館、圖書館參觀學習。該團專門成立 “讀書學習指導小組”,為官兵量身修訂讀書學習計劃,邀請部隊院校、駐地高校的20多名專家教授在部隊開展了“高科技戰爭基礎知識”“未來電子戰 ”等30多期講座,既拓寬大家的知識面,提高了官兵的讀書學習熱情,也為基層部隊全面建設注入了活力。富含知識養分的軍營文化活動備受青睞和好評,官兵們異口同聲地贊道:“閑談散步有學頭,知識學習有想頭,素質提高有奔頭……”
多彩文藝增添青春活力
受社會多元文化影響和浸染,在文化活動中,青年官兵的需求豐富多樣,參與積極性很高。打造富有時代氣息、部隊特色的軍營文化,更需要帶兵人因勢利導,增強官兵對社會多元文化的辯証對待、科學取舍。今年3月,該團黨委組織了一期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如何增強軍營文化的時代感”。培訓過程中,該團組織他們到地方文化單位觀摩、著力提高基層帶兵人對社會多元文化的敏銳鑒別力,倡導取其精華為我所用,又努力將消極負面的影響拒之門外。
如今,街舞已成為許多年輕人熱衷的時尚文藝活動。該團不少官兵在入伍前也有練習街舞的經歷。該團讓官兵成立街舞興趣小組,豐富大家的業余文化生活。在國慶晚會上,看著官兵們熱情洋溢、充滿活力的舞姿,該團政委何朝暉說:“隻要基調健康,把流行元素融入文化活動,能讓青春軍營更有活力。”
勤務隊戰士郭銘田從小對音樂感興趣,團隊定期組織的各種樂器培訓終於圓了他的成才夢。課堂上,他聽得格外仔細,課后又自學吉他、長笛、口琴等4種樂器。閑暇時,郭銘田根據戰友們的興趣和特長,組建了一支業余文藝演出隊。該團在文體活動中心專門設立樂器室,購置13種50余套樂器,保障業余演出隊的排練和演出。在不斷的練習后,這支演出隊不僅可以演奏耳熟能詳的軍歌,還能編排各種類別的文藝節目。
今年8月,該團組織高炮專業集訓。在訓練間隙,沒有燈光和音響,戰士們在草地上或坐或站,將場地圍成半圈,中間就是舞台。業余演出隊的文藝骨干依次登場,把富有時代感的歌曲、街舞、樂器合奏等節目呈獻出來,給官兵帶來美的享受,為官兵增添陽剛豪邁的青春活力。
軍事網游激發訓練熱情
周末,在“軍營網吧”,一波熱衷於聯機游戲“反恐精英”的官兵們正玩得不亦樂乎。據該團領導介紹,這是他們充分利用網絡的普及性和互聯互通性,定期組織官兵進行軍事游戲對抗。在這裡,不僅有軍事網絡游戲,還有網絡模擬訓練游戲。在聯網的模擬訓練游戲中,10多名官兵正在進行某型高射炮對移動目標射擊。通過這一聯網模擬訓練,他們克服了以往單機模擬訓練出現時機固定、運動路線單一等“缺陷”,促進了訓練效益的明顯提升,激發了官兵的訓練熱情。
軍事網游還提升了官兵們的戰術思維。一次,戰士小李在CS游戲中激戰正酣,完全沒有注意到排長已經悄悄站在了他身后。最終,小李在與對手的點射中失敗,而排長當即和他探討起戰術:“城市反恐中,要注意密切協同配合,剛才你的戰友就快抵達敵人背后,你隻需要吸引一下敵人的注意,依托窗戶掩護自己,配合戰友殺敵,這樣才能實現零損傷。”小李恍然大悟。從軍事游戲中得到啟發,官兵積極地探討班協同戰術。在前不久組織的戰術訓練中,該部官兵嶄露頭角,不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多種創新的戰術思維也受到上級考核組的贊賞。
在運用好網絡文化的同時,該團大力加強文化環境建設。今年,該團以建黨、建國、建軍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突出展示黨和國家以及國防建設發展的偉大成就,共設計“大國利器”“強軍目標”等13幅畫卷,制作了一面長約100米共265平方米的文化浮雕,供官兵駐足觀賞和感悟,真正讓官兵徜徉在軍事人文景園中,經受軍事文化“潤物細無聲”的熏陶滋養。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