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日媒:中國成功壓制戰爭呼聲 民眾不願經濟受損

2014年11月10日08:29    來源:環球軍事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日媒:中國成功壓制戰爭呼聲 民眾不願經濟受損

  【環球軍事報道】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1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民族主義一瞥 中日兩國因領土和歷史問題多年不和,2012年更因東京決定對有爭議的尖閣諸島/釣魚島實施國有化,導致中國的互聯網上充斥極端好戰情緒,成千上萬的人在大街上譴責帝國主義。這場抗議表明,中國領導人也許在將國民塑造成狂熱民族主義者方面過於成功,今后這可能迫使他們升級事態訴諸戰爭。

  西澳大利亞大學珀斯美亞中心本月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報告,提供可用於檢驗上述設想的証據。該研究考察中國公眾在釣魚島爭端以及南海島嶼沖突問題上的看法,中國5個大城市逾1400人受訪,調查結果出人意料。

  進行此項調查的西澳大利亞大學國際關系博士生安德魯·查布說:“隻有兩種政策不受歡迎。一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另一個是‘毫不遲疑地出兵’。”最受歡迎的政策選項包括群眾運動和在國際上加強宣傳中國立場,各有超過80%的人支持。經濟制裁和外交措施,如取消官方訪問和減少合作項目,也得到大多數人支持。

  查布解釋說,除出兵可能性之外,對於東海和南海爭端的每項政策選擇的支持差不多。他認為,這表明某種“理性的民族主義”,畢竟中國在歷史問題上對日本的不滿遠勝對任何東南亞國家。另外,當提出動武可能損害中國經濟的問題時,支持出兵釣魚島和南海的比例分別下降13%和14%。

  在查布看來,這一事實“似乎表明,如果中共認定基於國家利益需要緩解緊張,許多中國人會認可這一主張,避免危及經貿關系的戰爭”。他還表示,“所以,我們從這裡看不到任何証據表明,中國民眾迫使領導人投入一場不想要的戰爭。”

  有一種普遍看法認為,中國政府時不時利用民族主義抗議,把它作為國民發泄的渠道,把對國內問題的憤怒轉移到對外國敵人。但耶魯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杰西卡·陳·魏斯提醒說,這種看法過於簡單。“發生此類抗議確實與政府有一定關系。”她說,“但政府並非常常鼓勵它們,即便鼓勵,也是一個管控民眾表達憤怒的過程,試圖降低抗議矛頭掉轉針對政府的風險。”

  眼下,查布的調查表明,中國領導人在壓制戰爭呼聲方面一直比較成功。官方媒體其實也對領土爭端方面的好戰情緒起到抑制作用。相比通過互聯網和微博等非官方渠道獲得信息的人,那些通過國有電視和報紙了解情況的人,更有可能支持妥協。▲(作者埃裡克·菲什,汪析譯)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