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無人艇已在南海使用
第十屆中日國航展於11月11日在廣東珠海隆重開幕。作為航空航天展會,在上海大學的展台內記者卻看到了一艘國產的無人測量艇參加展出。上海大學在國內無人艇研制領域一直處於領先行列,這款“精海”系列無人艇已經推出3代,這次展出的“精海1號”無人艇曾在東海、南海執行測量、勘探任務。該款無人艇實現了自主定位、航跡自主跟蹤、航跡線遠程動態設定和障礙物自主避碰等控制技術。“精海1號”曾於2013年搭載在中國海巡166輪上,對南海各島礁和軍港附近的海域進行測量。據該展商負責人介紹,在南海島礁測繪過程中,該艇曾駛入中越爭議海區勘測,獲取了大量寶貴資料。
其第二代無人艇“精海2號”在“精海1號”的基礎上,還具備三模控制功能和低溫技術,2014年隨雪龍號科考船開赴南極,對南極島礁和近岸淺水域水下地形地貌進行海圖測量。第三代無人艇“精海3號”也將搭載在海航調查船上對島礁和近海淺水域等水下地形地貌、水文進行探測和自主航道測量。
“精海”系列無人艇採用模塊化構造,可以根據任務需求搭載不同任務模塊,航程可達200公裡,有效控制范圍在30-70公裡(依據氣象、海面情況而定)。據悉,該艇已經實現了與北斗導航系統的結合,可以實現遠距離定位、操控。目前,該系列無人艇已經在科學考察、海事巡邏、海洋測量等方面投入使用。負責人介紹,中國軍方對該艇給予關注,在了解相關使用情況后給予了高度評價。在目前無人作戰系統迅速發展的大趨勢下,中國海軍在未來勢必也會裝備類似無人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