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我新一批援非抗疫隊伍搭乘專機從北京首都機場啟程,飛赴利比裡亞、幾內亞、塞拉利昂,執行抗擊埃博拉疫情任務。
19時20分,我新一批援助西非抗疫隊伍出征儀式在首都機場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中央軍委委員、總后勤部部長趙克石到機場送行。這批援非抗疫隊伍一共217人。
援非抗疫隊整裝待發。鄧曦光 攝
援助利比裡亞醫療隊隊王雲貴介紹說,醫療隊由第三軍醫大學、沈陽軍區抽組而成:我們共有163名隊員,醫技62人,護理人員68人,中高級職稱佔80%以上,大部分參加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跨國聯合軍演、維和等重大非戰爭軍事衛勤任務,實戰能力強。
王雲貴隊長表示,援利醫療隊將新建一所埃博拉傳染病醫院,共100張床位,設置兩個治療病區,一個留觀病區,預計11月25號建成並投入使用:
到了以后,我們主要要完成幾個工作,第一個進行確診病人的收治,第二對疑似病人進行留觀,第三要對當地人員進行培訓。
第二批援助塞拉利昂移動實驗室檢測隊,由解放軍第302醫院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組建。醫療隊員楊瀅告訴記者,他們特別進行了3周的模擬當地疫情環境的訓練,將接替第一批醫療隊開展防疫工作。
除此之外我們還專門接受了埃博拉防治專業知識和體能耐力的強化培訓,並逐一進行了達標考核,隻有經過考核合格,才能進入最終名單。
總后衛生部防疫局局長滕光生說,第二批援塞檢測隊的職能任務有所調整:
第一次以留觀為主,這次除了留觀,還有收治,而且床位規模,從原來的40張床,下一步擴大到78張床。
截至11月中旬,我國在西非疫區的醫務人員達到約400人,累計有1000人次參與防疫工作,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衛生領域規模最大的一次援外行動。
利比裡亞駐華大使托馬斯對中國的援助行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的醫務人員、解放軍官兵能幫助西非人民,從埃博拉疾病中解脫出來,“他們都是英雄。”(記者鄧曦光通訊員周娜 戴欣)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