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上的激戰,沒有硝煙,隻有快樂和激勵。
夏富強攝
“紅兵強渡界河了,快讓劉訓前出殲敵。”“小心中路當頭炮,快把李志撤下來。”……這番緊張感十足的對話,不是出自實兵對抗,而是官兵盤中對弈的棋語。近日,在西藏軍區某旅偵察兵野外集訓場,一種經由傳統象棋改造而成的“標兵象棋”,在年輕官兵中廣受熱捧。
舉棋觀之,隻見官兵匍匐前進、林間奔襲等訓練場景躍然棋面,立體生動,獨具韻味。該棋發明者、連長常國聰說:“此棋最大的特點在於結合了連隊軍事訓練,將不同科目與棋子字義相對應,遴選成績優秀者作為棋面人物。”
象棋共32枚棋子,榮登棋面的官兵都是身懷絕技,各有所長。指導員何活躍指著幾枚棋子介紹:車以行動速度見長,代表“車”的楊志林擅長多種車輛駕駛,即使面對復雜路況,依然駕車穩健,如履平地﹔炮靠遠程打擊殲敵,代表“炮”的龔建則是公認的射擊能手,入選了全旅狙擊槍、輕機槍、自動步槍3種武器射擊示范演示分隊﹔士為帥棋近衛,制勝於方寸,而代表“士”的劉宏峰格斗擒拿技術精湛,善於近身搏斗、空手制敵。
棋子雖小,卻凝聚著榮譽。望著別人亮相棋面,其余的官兵坐不住了,大家既在盤中爭輸贏,也在場上分勝負。據槍瞄准訓練,你挂水壺,我就挑磚塊,鉚上了勁加量加練,幾次射擊考核,都有不下10名官兵打出滿環。“戰場隻有第一,必須分個勝負。”面對這一狀況,訓練又出新標准,既比上靶環數,又比彈著點排布。長跑訓練官兵亦不甘落后,不少人主動一日三練,差距越來越小,沖刺時常常出現並列。“偵察兵的戰場多在密林,咱得在山路上比真功夫。”於是,長跑訓練場移到了陌生的山間土路。面對此景,常連長面露喜色:“官兵你追我趕,參訓熱情高漲,成績不斷刷新,標兵象棋都已經換了3副!”
在最新版的“標兵象棋”中,列兵王川首次入選,他代表的是象棋中的“兵”。翻看他的成績單,各科目均是良好,算不上頂尖。但是,王川訓練能吃苦:戰術訓練,他爬的動作最猛,即使破皮流血照練不誤﹔格斗訓練,他摔倒的次數最多,滿身瘀傷仍敢和對手叫板……
列兵王川下棋亦愛用“兵”,常常以雙兵並肩前攻,讓對手難以下手,屢有以兵對車、挑帥的妙招。“兵看似作用最小,但隻要一往無前,最后照樣能頂大車,頂大用。”王川的棋道正是選取10枚“兵”的特殊標准:成績不一定拔尖,但必須具備無畏爭先、頑強拼搏的精神。
小小一盤棋,成了礪兵的鮮活平台。它既是對優秀者的嘉獎,亦有對勤奮者的鼓勵,官兵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奮斗方向。常連長說:“現在入選的官兵越來越多,輪換速度越來越快,官兵都鉚足了勁比比誰能坐穩棋局。”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