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16日電 周娜、記者張曉祺報道:今天14時許,我軍首批援助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醫療隊搭乘的國際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30名醫療隊員圓滿完成預定任務后,從塞拉利昂平安回到祖國。
國家衛生計生委、總后勤部衛生部在機場舉行簡短歡迎儀式。記者在現場看到,全體醫療隊員精神飽滿,斗志昂揚。按照醫學隔離要求,儀式上沒有獻花、沒有擁抱,甚至不能握手,但庄嚴的軍禮輝映著凱旋的自豪。醫療隊護士長吳丹說:“能夠像白求恩一樣去異國他鄉救死扶傷,這是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9月17日抵達塞拉利昂以來,我軍首批援塞醫療隊以精湛的醫術和過硬的作風,奮戰在抗擊埃博拉疫情第一線,為控制疫情、救治患者作出了貢獻,受到塞拉利昂政府和民眾的贊譽。“兩個月期間,我們先后完成了中塞友好醫院留觀中心的改造和啟用,共收治留觀患者274人,其中已確診埃博拉患者145例,排除疑似患者75例。”醫療隊隊長李進向記者介紹,“我們對塞方87名醫護人員進行了傳染病防控知識和技能培訓,為塞拉利昂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傳染病防治隊’。”
據悉,從17日開始,隊員將在北京進行為期21天的醫學觀察和休養調整。
本報塞拉利昂弗裡敦11月15日電 孫捷、黃顯斌報道:今天,我軍首批援塞醫療隊與搭乘專機抵塞的第二批醫療隊順利實現輪換交接。作為我國首次成建制派往西非執行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任務的醫療隊,首批援塞醫療隊圓滿完成了為期兩個月的埃博拉疫情防控任務,由他們負責運作的中塞友好醫院埃博拉留觀中心實現了中塞雙方醫護人員“零感染”,受到塞國政府和民眾的贊譽。
我軍首批援塞醫療隊抵達后,利用一周時間將中塞友好醫院由綜合性醫院改造為符合收治烈性傳染病要求的專科醫院,劃分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為患者和醫護人員開辟專用通道、設定進出路線。中塞友好醫院埃博拉留觀中心是塞拉利昂日均收治患者最多、住院病人最多的留觀中心,醫療隊在做好收治工作的同時,注重中塞雙方醫護人員的自身防護,制訂規范的操作流程,採取科學的防護措施,並對塞方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控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培訓,設立嚴格的監督制度,及時發現和糾正傳染病防控中出現的問題,確保了雙方醫護人員的安全。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