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大數據時代的戰場上,數據就是“彈藥”。今天的作戰數據庫,猶如昔日的彈藥儲備庫,是交戰雙方軟硬攻擊的重中之重。
南京軍區某部在實戰化演練中,憑借擁有海量數據的作戰數據庫,贏得了信息制勝優勢,促進了作戰行動高效運轉。官兵們感慨:平時隻有像燕子壘窩那樣採集數據,才能搶佔信息優勢,贏得戰場先機。
數據是信息戰爭“無形的子彈”,也是指揮員研判形勢、正確決策的基本依據。信息優勢高度依賴於數據優勢,誰能更好地擁有與開掘作戰數據這座“金礦”,誰將贏得戰場主動權,順利開啟戰爭制勝之門。美軍當前運行的數據中心已超過700個,服務器超過7萬台,還有約700萬台計算機終端。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數據平時為各類信息系統運行提供重要支撐,戰時集中體現為融合共享的戰場態勢。應用在戰時、積累靠平時,是作戰數據的突出特征。隻有不斷強化數據意識,像燕子壘窩那樣一點一滴收集,日復一日堅持,才能積少成多,為准確把握戰場態勢、有效破解“戰爭迷霧”奠定基礎。
近年來,我軍作戰數據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要麼數據採集的意識不強,把大數據喊在口頭上、寫在報告中,用數據說話、靠數據決策的觀念還沒有樹起來﹔要麼採集技術手段欠缺,對重要信息獲取不夠,對關鍵信息研判不准,制約了精確作戰能力的提升﹔要麼重採集輕使用,信息整合程度不高、數據價值發掘不深,從而影響了數據使用的效益。
大數據時代的戰場上,數據就是“彈藥”。今天的作戰數據庫,猶如昔日的彈藥儲備庫,是交戰雙方軟硬攻擊的重中之重。要像補充彈藥那樣補充數據,把採集數據當成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聯合作戰數據標准體系,按照標准統一、內容完整、動態更新的要求採集管理作戰數據,克服作戰數據兵種化、地域化、內部化現象,真正實現數據兼容互通、信息實時共享。
“生於數、積於數、成於數、變通於數。”數據分析猶如沙中淘金,需要高效的信息篩選、加工和處理能力,否則,即便擁有海量信息,其作戰價值也難以被挖掘開發。隻有把作戰所需的各類信息匯聚起來,進行多源印証、綜合研判,做到精判目標、精選要害、精確釋能,才能為指揮員決策指揮提供強大支撐。
(作者單位:廣州軍區聯勤某分部)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