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上,國產武器裝備亮相的比重達到歷史新高。本屆航展恰逢中國空軍成立65周年,包括戰斗機、轟炸機、預警機、運輸機、直升機、無人機等中國空軍機型悉數亮相。在航展的靜態展示區上,中國空軍24種各型現役裝備成體系亮相。
“光盾”防御系統
“光盾”防御系統——
精確判斷來襲目標方向
基於信息體系作戰的新型武器裝備首次亮相,“信息集成”成為關鍵詞。
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展台前,一輛近程防空戰車頗為顯眼。這個名為“光盾綜合光電防御系統”的防空設備高度集成了雷達、光電、電子戰等系統,擁有單車綜合集成光電、毫米波、雷達等偵察和對抗手段,可實現一體化的預警、識別和干擾,對機動目標提供伴隨防護,並採用激光功率合成技術,解決激光器功率需求和單車平台安裝條件受限的矛盾,可對低空飛機、導彈等來襲目標進行精確定位,摧毀對方的打擊能力。
點評:“這種系統的對抗目標是敵方飛機的光學吊艙、傳感器和光學制導導彈的導引頭,目的是使來襲目標喪失精確打擊能力。”展台負責人介紹,這套系統最典型的特點是集成度高,將對空偵察雷達、對空搜索雷達、光電探測設備集合起來,實現對來襲目標方向的精確判斷。
電子對抗吊艙——
欺騙干擾敵方雷達和導彈
信息時代的戰爭,電子干擾和壓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勝敗,越來越受到重視,電子干擾對抗吊艙應運而生。其形狀類似於導彈,裝在專用電子戰飛機或者戰斗機上,用於對敵雷達實施大功率干擾或者對來襲導彈進行欺騙干擾,從而保護己方飛機的安全,使得己方戰斗機編隊成功遂行攻擊任務。所以,以干擾對抗吊艙為代表的電子戰吊艙和AESA雷達,被視為新一代戰機作戰效能的倍增器。
公開資料顯示,這次展出的兩款電子戰吊艙適於配挂多種戰斗機,用以補充載機的有源自衛電子對抗能力。當載機受到敵機攔截時,對敵機載火控雷達實施有源自衛電子干擾,遂行空空自衛電子干擾任務,有效提高載機作戰生存能力和作戰效能。KZ900機載偵察吊艙主要實現對地面、海面和機載雷達輻射源信號的截獲、分選、識別、測向,獲取作戰區域電磁態勢和輻射源目標情報信息,完善電子情報數據庫,並為作戰決策提供情報支持。
點評:“有了這款電子對抗吊艙,戰斗機作戰效能如虎添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負責人說。本屆珠海航展上集團公司研制的電子對抗系列吊艙首次從幕后走向前台。精確打擊,精准決策背后的倍增器也是首次亮相。
三坐標雷達——
能探測超低空飛行目標
多款新型雷達集體亮相,也是今年航展的一大看點。其中,國內第一部機動三坐標雷達,是我軍國土防空情報雷達網中快速機動的骨干引導雷達,填補了高機動中遠程相控陣三坐標雷達的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機動式三坐標遠程引導警戒雷達,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等特點,主要用於遠程對空引導警戒,對低空、超低空飛行目標也具有良好的探測能力。其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高,快速架設和撤收時間小於15分鐘。
點評:中國電科工作人員介紹,這款雷達可實現雷達遠程遙控操作,“整體性能同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的法國泰勒斯公司同類產品相當”。
此外,展出的還包括具有反隱身目標探測能力、抗電子干擾能力和反雜波能力的“遠程對空警戒引導雷達”,以及無緣探測系統和機動式預警相控陣雷達等。軍事專家表示,列裝裝備有效增強中國空軍對目標探測、戰場態勢感知、信息對抗、精確打擊等方面能力,滿足了信息化戰爭的更高要求。
“胖妞”運輸機——
長距離大容量投送物資
運-20飛機是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新一代多用途重型軍用運輸機,這個圓嘟嘟、胖乎乎的家伙,從其呱呱落地起就被研制者昵稱為“胖妞”,其大名則是響當當的“鯤鵬”。“胖妞”運輸機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20大型運輸機的首飛成功,對於推進我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援助等緊急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運-20從2013年1月26日成功首飛至今年11月參加珠海航展,尚不足兩年時間,從首飛到公開參展的時間之短,也創下了中國軍用飛機的新紀錄。
在試飛中,涂裝了深灰色外衣的運-20略帶萌態地輕鬆輾轉,進行多次較大角度盤旋、轉彎,並進行了一次低速平飛。
點評:“一個200多噸重的大飛機竟然能夠飛得慢,這個確實是不得了的,因為飛機須具備很大的升力系數。”據軍事專家介紹,運-20運輸機可將裝甲車、坦克甚至武裝直升機等重型裝備迅速部署到“一線戰場”,將會進一步完善國產軍用運輸機體系,使空軍的遠程機動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獲得大幅提升。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