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勸諫齊王的幾句對話耐人尋味。孟子說:“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齊王說:“不若與人。”孟子說:“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齊王說:“不若與眾。”大致意思是,一個人欣賞音樂所獲得的快樂,比不上和眾人一起欣賞音樂獲得的快樂。與少部分人欣賞音樂所獲得的快樂,比不上與多數人一同欣賞音樂獲得的快樂。懂得分享,快樂就會增長。
有句話說得好:“把你的痛苦與人分享,你的痛苦將減少一半﹔把你的快樂與人分享,你的快樂會增加一倍。”修女德蕾莎早年在英國受教育,但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印度勞苦大眾。在印度時,她一直不穿鞋,別人就問她,德蕾莎修女,你怎麼不穿鞋啊?德蕾莎說,我服務的印度大眾都太苦了,他們很多人都沒有鞋穿,我如果穿上鞋,就跟他們的距離差得太遠了。后來德蕾莎在印度去世,印度為她舉行了國葬。出殯那天,在德蕾莎的遺體被抬起來時,在場的印度人統統下跪,包括印度總理。德蕾莎的遺體抬過大街時,兩邊大樓上的印度人全都走下樓來,沒有人敢站得比她高,統統跪在地上。德蕾莎死后能有這樣的哀榮,是因為她真正理解並徹底做到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人做到德蕾莎這樣的境界,怎能說不是一種幸福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舍得播種的人,哪會有秋天金燦燦的果實?誠心為他人付出,才會有快樂的回報。懂得為他人付出和奉獻的人,心裡自然是光明和溫暖的,“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自己手中的火炬可以傳送給很多人,用來熟食或祛除暗冥,自己不僅沒有絲毫損失,相反因為方便了他人,自己的幸福也在增長。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