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中國將攻關高速新構型直升機技術 研傾轉旋翼機

2014年12月10日08:45    來源:中國航空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惟進取也,故日新

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誕生於1969年12月15日,或許是歷史的機緣,就在這一天,國產直6直升機實現首飛。當年稍早前,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會議決定組建新的直升機研究設計所,定點江西景德鎮,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研究院和航空工業部,番號為福字901部隊。

建所伊始,在國家投入甚少的情況下,直升機所干部職工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建起了初具規模的試驗、試制廠房和辦公樓。上世紀70年代,開展了直6、直7等型號的技術攻關。盡管在特殊的年代,型號研制歷經曲折並最終下馬,但直升機科研隊伍在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了,在實踐中提高了設計、試驗水平,增強了技術儲備,積累了寶貴的型號研制經驗。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直升機所組織編制了我國直升機發展建議書並獲得國家批復。1985年底,直8大型運輸直升機首飛成功,1994年設計定型。直8填補了我國大型直升機的空白,是我國直升機型號發展史上重要的裡程碑。在直8研制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直升機所組織了直9武裝直升機的反設計,開展了大量的論証研究和技術攻關。直9武裝直升機在1988年實現首飛,1995年完成設計定型,這為此后專用武裝直升機研制打下了深厚的基礎。直11是直升機所第一次自行研制的輕型直升機,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1994年首飛,2000年設計定型。這一時期,直8陸軍型、直9艦載反潛型等陸續列裝,直升機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小陽春,直升機研制基本形成“生產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的格局和“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態勢。

世紀之交,直10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研制拉開了國產直升機爭鋒世界的征程。直10的橫空出世極大地扭轉了我國直升機的落后局面,將我國直升機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20年,基本實現了我國直升機技術與世界先進直升機技術接軌,達到世界第三代直升機的先進水平。此間,直升機所建起了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的覆蓋了直升機各專業,完整配套的設計、試驗手段,更為可貴的是,一批承前啟后的新生科研技術骨干人才也在實踐中成長起來了。

2008年,中航工業重組整合,直升機所黨政班子審時度勢,大力實施“兩融、三新、五化、萬億”戰略,確立了“引領直升機技術進步,推動直升機產業發展”的歷史使命以及“打造國際一流直升機研發機構”的宏偉願景,型號科研邁入了跨越發展的新時期。直19專用武裝直升機研制僅用了三年時間,直8型機、直9型機、直11經過不斷改進改型煥發出無限生機,形成了龐大的家族。無人機直升機空白得以填補,無人機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國產直升機一次次為保衛海疆、抗震救災、重大軍演、海上護航做出貢獻。在國慶60周年閱兵大典上,10架直8直升機、18架直9偵察直升機、18架直9武裝直升機組成的三個編隊米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展現了國產直升機的雄健英姿。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直升機所認識到發展民用直升機的重大社會意義,迅即將民機研發擺上戰略日程,集成此前型號,尤其是直10的技術創新成果,利用直8、直11的成熟平台,僅用1、2年時間就推出了AC313大型民用直升機和AC311輕型通用直升機,此后又按照最新適航標准,獲得中國民航型號合格証,完成AEG(航空器審查)工作,打開了國產民用直升機進入市場的大門。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煜(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