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筑及附近道路上,布置了國家公祭日的主題標語牌。新華社記者 孫參 攝
主場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閉館整修、新征文物史料﹔“國家公祭讀本”問世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屋頂上,很多印有“國家公祭”四個字的牌子已經豎起來了﹔紀念館門口的廣場上,“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幾個大字非常醒目,兩邊分別寫著“遇難者300000”。明日,中國將迎來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將來到這裡出席公祭活動。自從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公祭日的日期之后,各方一直在為此事進行准備。在這個公祭日中都有哪些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如何籌備的?
儀式
參加公祭儀式不能戴圍巾拿手機
9日,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顧問經盛鴻接到通知,13日早7時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附近的一家賓館集合,准備參加國家公祭儀式。通知說得很詳細:不許帶手機、不准帶包、不能帶照相機、不能戴帽子、不能戴圍巾,要穿合適的衣服,要適合非常庄重和隆重的場合。
江蘇省、南京市以地方規格悼念30萬遇難同胞整整20年了,經盛鴻每年都參加。“往年直接去就行,今年不一樣了。”他說,南京方面早就開始准備了,一個多月前就告訴我要參加這個活動。
13日的公祭日活動主場地,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裡從11月18日開始閉館,進行整修,為公祭日做准備。經盛鴻說,館內大量的歷史遺物和証據被重新布置,還增添了很多新文物。
8日,紀念館公布了7602件新征文物史料,這些史料來自中、美、日、英、德等14個國家,內容涉及南京大屠殺、性暴行、毒氣戰等日本侵華罪行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等主題。
根據經盛鴻的經驗,往年的公祭活動,參加者一進門就會得到一束白色或黃色的鮮花,然后大家排著隊敬獻給遇難同胞。他認為,今年的公祭日,這一環節可能還會存在。
根據南京市政府的公告,13日10時,公祭儀式開始。奏唱國歌后,全市主城區范圍內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應當停駛鳴笛致哀1分鐘(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除外,火車、船舶同時鳴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場所的所有人員也同時就地默哀1分鐘,致哀1分鐘后恢復正常。
活動
17處叢葬地悼念 還舉行燭光祭
13日上午,公祭儀式舉行的同時,南京將在北極閣、正覺寺等17處遇難者叢葬地舉行各界群眾悼念活動﹔下午將舉行世界和平法會﹔傍晚舉行為死難者守靈暨燭光祭活動。上述活動,是江蘇省和南京市在國家公祭日前后陸續開展的21項宣傳教育活動的一部分。
公祭日即將到來,近日,與此相關的各界人士異常忙碌。9日,經盛鴻作為研究者,獲得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別貢獻獎”,還有另外10人同時獲獎。此外,經盛鴻還有很多事要忙,“我就是發揮自己的特長,去做報告、做講座、寫文章、接受媒體的採訪。”他說。
退休教師費仲興曾經用7年時間走訪了南京城東湯山地區的近百個村庄,找到了350名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整理出834個死難者姓名。他整理出來的“湯山名單”被悉數刻上了中國“哭牆”——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
這幾天,70歲的費仲興也非常忙碌。昨日下午,他去了一所小學,為小學生講解南京大屠殺,“今年的活動特別多,找我的人也多。”他說,我都退休了,仍然很忙,好多活動都去不過來。
教育
學校開講“國家公祭”第一課
自從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相關的准備活動就開始了。
7月6日,中、英、日三種文字版本的國家公祭網上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這標志著公祭日活動逐步拉開序幕。明日,國家公祭網還將增加俄、法、德、韓四種文字版本。
在今年夏天開始的一系列活動中,令一些研究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的問世。參與了《讀本》框架結構設計的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張連紅回憶,《讀本》是中小學教師自己撰寫的,研究者進行指導。“我們會給他們提一些框架性的建議。”張連紅說,幾名專家投入的時間很多,他自己大概投入了將近二十天時間,“《讀本》比較系統和全面,從小學到高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他說,一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會進行三次南京大屠殺的課程教育,肯定能夠加深理解。
12月2日,南京市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上了“國家公祭”的第一課。當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小學版《血火記憶》、初中版《歷史真相》、高中版《警示思考》分別在南京市小學五年級、初中二年級、高中及職高二年級同時開課。
在張連紅看來,國家公祭日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是凝結了政府、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與力量。在公祭日前后,也有很多民間的悼念活動。“近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閉館了,外地來悼念的人怎麼辦?還有好幾家民間的抗戰博物館。”他說,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有一個提升的過程。上升到國家公祭日的層面,我們要看到政府的重視,也要看到民間的努力。
安保
南京交通安保全面“升級”
對南京市民來說,今年的“公祭日”,最直觀的感受是安檢全面升級了,“街上多了很多特警和志願者,安保變得很嚴格,好像‘青奧會’一樣。”市民黃欣說。
據江蘇媒體報道,南京地鐵警方稱,此次除了青奧會后一直“服役”的安檢站點之外,又新增加了鄰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雲錦路站,主要保障公祭日期間地鐵安全運營。
據中新網報道,目前南京全城已經啟動治安防控一級勤務。從12月10日凌晨起,乘坐長途車到南京來的乘客必須在規定的出口接受安檢后才能出站。公祭日當天,紀念館周邊將進行交通管制。
根據南京市政府的公告,公祭儀式期間(12月10日零時至12月13日24時)南京行政區域內禁止使用輕型和超輕型固定翼飛機、輕型直升機、滑翔機等小型航空器和空飄物的飛行活動。
面對嚴格的安保,雖然有點麻煩,但黃欣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從小對大屠殺的認識特別深。今年的公祭日很特殊,從地方層面上升到國家層面,自己和親友都認為很有價值。(儲信艷)
聲 音
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是為了繼續仇恨,而是要記住歷史。我們設立公祭日,可以向全世界人民表達我們不忘歷史、熱愛和平的願望,同時對日本右翼也是一個警告。(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顧問經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