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直-10超低空海上實彈攻擊 鄭希勝 攝
觀念不變,難有勝戰: 明天的戰爭,說到底是“脖子以上的戰斗”
聚力體系,攥指成拳: 讓明天的戰場“烽火”在今天的訓練場點燃
問題倒逼,彌補短板: 打通“最后一公裡”,才能贏得“關鍵下一秒”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有多遠?
一位軍人這樣回答: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你站在訓練場,卻看不到敵人在哪裡”。
誠哉斯言。當前世界,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快速發展,戰爭形態、制勝機理深刻演變,如果不把明天“打什麼仗”“和誰打仗”“怎麼打仗”等問題搞明白,不把未來戰爭制勝機理研究透,又何談領軍打仗的資格,又怎能領取到明天戰場的入場券?!
年終歲尾,記者走進廣州軍區某陸航旅部隊採訪。作為引領陸軍“飛起來”的新型作戰力量,在今年的戰斗力標准大討論中,陸航官兵的感悟尤為深刻:能打仗、打勝仗,軍人的目光始終要瞄准下一場戰爭。
過時的標准不是戰斗力標准,喊在嘴上的標准也不是戰斗力標准。標准偏了,戰斗力建設就會偏離“靶心”﹔標准錯了,戰斗力建設就會南轅北轍——
破除打仗“觀念差”,一刻也不容或緩
費盡心機背記的密語,上了戰場為何毫無用武之地——
“長江左三,黃河右二!”一次火力突擊,該旅直升機編隊遭遇“敵”電磁干擾。改頻換頻、多頻共用、甚至改用密語下達作戰指令……卻始終未能突破如影隨形的“天網”遮蔽。
“飛機上明明裝備了終端戰術互聯網和某通信系統,運用數據通信和短代碼指揮完全可以有效克服干擾。”指揮員曲亮懊悔地談到,“可是我們就是習慣了使用電台,擰都擰不過來。”
平時爛熟於胸的坐標,臨近實戰為何險些貽誤戰機——
“××機組,兩分鐘后實施敵后機降!”一次聯合訓練,一名飛行員手拿地面部隊提供的作戰地圖,居然一時間腦子“短路”,找不到指定地點坐標,幸虧地面及時引導才擺脫困局。
“雙方使用的作戰地圖格式不一,陸軍使用的是直角坐標,陸航用的是經緯度。”大隊長陳沙深有感觸地說,“僅僅熟悉自己的‘方言’,在聯合戰場上‘失語’在所難免,失敗也不足為奇。”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敗得沒價值!”戰斗力標准大討論中,該旅指戰員一次又一次重溫昔日的戰場“敗筆”、“折翼”之痛。
現代空中戰場,電磁攻防必定步步驚心。這樣的道理似乎誰都明白,為何對抗時卻“有了新法寶、偏使舊家當”?
未來作戰,靠的是體系,打得是聯合。平時常常挂在嘴上,為何上了戰場依然“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
幾次折翼之痛,勝過千百次耳提面命。大討論中“晒”出的這些問題,引發官兵們的共鳴與反思:過時的標准不是戰斗力標准,喊在嘴上的標准也不是戰斗力標准——標准偏了,戰斗力建設就會偏離“靶心”﹔標准錯了,戰斗力建設就會南轅北轍。如果我們的思維方式、戰爭理念還停留在昨天,那麼今天即使練出再多汗,明天戰時依然無法少流血。
破除打仗“觀念差”,一刻也不容或緩!今年上半年,該旅做出決定:對年度訓練計劃進行調整,對信息化程度較高的40余個課目進行分類和細化,並重新修訂了2.5萬字的訓練規程和評分標准。
旅長姜軍說:“如此大動干戈,目的隻有一個:強化全旅官兵‘運用信息系統打勝仗’觀念,推動訓練重心向‘熟練掌握信息化裝備’‘提高實戰化急需能力’等內容位移。”
採訪期間,正值該旅年終考核。“大考”當前,幾條 “新規”格外引人注目:
考核全程突出指揮信息系統運用,全程突出信息攻防,對地突防考核,首先穿越的是“電磁叢林”﹔
低空飛行、編隊突防,全部不組織預演,不准先行勘查靶場目標,不准提前進入考區﹔
實彈射擊,全部按武器性能極限發射:最遠距離、最低高度、最快航速、最大攻角、最多彈量……
一條條考場“新規”,逼著官兵們的思維行動向未來戰場聚焦。一連幾天的考核,一架架戰機飛到了戰技術性能極致,創造了該旅實彈射擊使用攻擊方式最多、新訓課目最多、參訓機型最全等多項新紀錄。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