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 晴
與埃博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昨天吃下抗瘧藥后反應比較大,晚上早早就睡下了,一直昏睡到早上5點多才醒來。雖還有些頭暈,但惡心的症狀已基本消失,感覺比昨天好多了。
一米陽光透過窗戶玻璃,洒下點點光斑,跳躍在床頭。一瞬間,我像是回到了國內,仿佛時光還停留在昨日。鬧鐘的鈴聲把我的思緒拉回到現實,我恍然意識到,今天是我跟班作業的第一天。
心情帶著幾分激動和迫切:終於可以與戰友們一起並肩作戰了。臨行前,我特意在鏡子前整理了一下著裝,摸了摸胸前的五星紅旗標,仿佛頓時充滿了力量!
7點半,我們驅車前往中塞友好醫院。車行一路,看到帶有中國標志的班車駛過,總有熱情的黑人朋友露出燦爛的笑容,向我們揮手致意:“China!China!”我想,這便是中塞友誼最好的體現吧!
50分鐘后,班車抵達中塞友好醫院,一下車便碰到了在門外休息的塞方工作人員,他們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我們的工作區在二樓,一進門,一股強烈刺激的消毒水氣味便扑面而來,熏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
早交班結束后,我便准備進入病房。經驗豐富的劉冰護士長特意叮囑:“一定要穿好防護服,不要緊張,進入病房后緊緊跟著我。”多少次,我在腦海中想象這一刻,總以為自己會激動而又緊張。然而,當這一刻真的來臨時,我卻十分平靜,就好像在國內的醫院裡正常工作一樣。待塞方工作人員進入病房,我們便開始相互協助穿防護服。11件防護用品,一層套一層,從裡到外一共4層,在氣候炎熱的西非,這項工作的確是需要耐力的。為了做好防護,每一步都要穿著到位,互相檢查好,不能有任何裸露的皮膚。穿戴完畢整個人早已大汗淋漓、濕透衣背。
進入病房,醫生詢問病情,我們負責測體溫、發藥,協助病情重的患者服藥……一趟下來差不多要花50分鐘左右的時間。我感覺到汗水不斷從胸前和脊背流過,時間一久,隻覺得胸悶難受,就跟上高原一樣。
工作結束后,為了保証我們的安全,按照程序,首先要進行全身消毒液噴淋,然后到第一緩沖間脫去最外層的防護面屏、隔離衣和靴套,再進入第二緩沖間脫去其他防護用品。脫衣的流程遠比穿衣復雜許多,精神也必須高度集中,因為如果稍不留神沾染了病毒,就可能會有致命的危險。
結束一天的工作時,太陽已經西下。2015年1月21日,我默默記下了這個時間。因為這一天,我奔走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完成一名軍人對祖國的承諾,幸運而又光榮。
1月22日 晴
有一種考驗叫做“味道”
弗裡敦的清晨,帶著絲絲的涼意。我和兩個同事一起走到露台眺望,不遠處便是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不時會有貨船或快艇經過,在海平面上劃出道道銀色的波痕。陣陣清涼的海風扑面而來,帶著清新的味道,讓人心曠神怡。如此靜謐而又安詳的清晨,如果沒有埃博拉疫情,該是多麼美好!
匆匆吃過飯,我們坐上班車出發了。今天是劉冰護士長最后一次帶教我,再過兩天,她便要回國了。待所有的后續人員到齊,我便要擔起帶教的重擔,沉甸甸的責任感在心中油然而生。一路上,我一遍遍在腦海中回放前一天工作的步驟、程序,還有劉冰護士長交代的重點細節。
到達醫院,劉冰護士長說:“今天我在一旁指導,主要工作都由你自己來做,這樣你記憶會更深刻些,帶教其他戰友也會更有把握。”有了一路上的預習,我自信地點點頭。
我們的工作分班次,每個班次又有主、副之分,主班需要進入病房,完成病房內的工作,而副班則負責在外配合主班的工作——填充耗材,打掃衛生,晾晒套靴,等等。提及這晾晒套靴,簡直就是“噩夢”!在我們所穿戴的11件防護用品中,隻有套靴是重復使用的,所以每次脫下后都要經過徹底消毒浸泡。而這個消毒水濃度達最高級別,散發在空氣中,特別刺激人的嗅覺。第一次進晾晒間,雖說之前就知道這消毒水的厲害,還專門帶上了防護口罩和眼罩,可我還是低估了它的威力。剛剛彎下腰准備清洗時,一股刺鼻的氣味凶猛地灌進鼻腔,伴隨著強烈的咳嗽,我的鼻涕眼淚一股腦兒地往下流。劉冰護士長見我反應比較劇烈,趕緊讓我到防護室休息,好一會兒我才緩過來。
我這才明白為什麼住在我隔壁的感控組的護士袁月每天總是咳嗽。想想她們每天在緩沖間更換高濃度的消毒水,清洗套靴,得經過多少次這種“味道”的考驗啊!
又是忙碌的一天。結束時劉冰護士長對我豎起大拇指,說我可以“出師”了,肯定能勝任帶教的工作。戰友們,等著你們來檢驗我哦!
准備回駐地了,不經意間,看見工作區樓下幾株不知名的樹上正怒放著朵朵鮮紅的花。陽光照耀下,它是如此明艷動人,仿佛絲毫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想來,這不正是我們軍人應該具備的精神嗎?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始終勇敢無畏,保持積極的笑容和坦然的心態,因為我們代表著祖國!
1月26日 晴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熱!
自從幾天前的那場大雨后,弗裡敦的氣溫一天高過一天,今天的體感溫度已達到36攝氏度。
雖然沒有起床號,但是每天早上6點50分,值班員必定准時向大家送上早安的問候,營區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稍息,立正,向右看齊!”每個人的軍姿都規范利落。每天早飯前,隊長都會安排當日工作,認真提醒各個注意事項。早點名完畢,大家依次進入飯堂、排隊打飯、安靜就餐……一切都井然有序。縱然是在異國他鄉,可我們心中時刻牢記軍人的標准。
飯后,當班的同志們集合登車前往醫院。其他戰友在駐地門口列隊送別,一遍遍地叮囑注意安全、提醒早歸,直到車子消失在視線中。醫療隊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駐地的同志們不管多晚都要等上班的戰友回來一起吃飯。深厚的戰友情,就真真切切地體現在提前擺好的碗筷、一碗盛好的熱湯、一句晚歸的問候中!在這遠離祖國的非洲大地上,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那句歌詞: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吃飯前,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一天中的工作經驗,每個戰友都希望自己的體會能夠幫助其他戰友更安全、更從容、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有這樣的戰友、有這樣的團隊,還有什麼是不可戰勝的呢?
穿上防護服,我們一起並肩戰斗﹔回到駐地,我們一起分享經驗……周日的晚上,醫療隊按照慣例召開隊務會。當地條件很艱苦,弗裡敦停電是常事,但這些小小的插曲,絲毫不影響大家的工作熱情。打開幾盞應急燈,隊員們認真總結討論一周的工作情況,忙得都顧不上思念遠在大洋彼岸的父母、愛人和孩子。
夜深時分,值班員的晚安問候如期而至,營區恢復了寧靜。習慣了每天早晚推開窗欣賞一下大西洋的美景,此刻,我遠遠眺望,似乎能望見大洋那邊遙遠的祖國。一個多星期的異國戰斗與生活,雖然艱苦,可因為身邊有一群好戰友,卻又樂在其中……
(來源: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