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三連有群“高富帥” 從官兵素質看遼寧省軍區某邊防團三連理論武裝效果

杜善國

2015年02月18日03:35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邊防三連有群“高富帥” 從官兵素質看遼寧省軍區某邊防團三連理論武裝效果

  本期關注 做新一代革命軍人

  遼寧省軍區某邊防團三連,駐守在清澈透亮的鴨綠江之畔,春天花紅柳綠,夏天遍地蔭涼,秋天野果滿山,自然環境別提有多美了。然而,來此蹲連住班的將校軍官們由衷地感嘆:最美的還是三連的人。面對贊揚,三連官兵也不“低調”:咱三連有一群“高富帥”!

  近年來,三連有21名干部走上營、團職崗位,9名戰士提干, 向兄弟連隊輸送骨干30余名,79名退伍兵成為鄉村干部、企業骨干,47名官兵受到總部、軍區或省軍區表彰。

  小小三連為啥出了那麼多“高富帥”?用該團所屬軍分區領導的話說,理論武裝提升了三連官兵的綜合素質,使他們在軍人特有的血性與陽剛之外,多了幾分儒雅與精干。

  官兵眼裡的“高”:不是身材而是情操

  三連防區邊情復雜,走私易貨問題比較突出。一天傍晚,兩個漁民悄悄找到正在哨所執勤的四班班長王偉,許以重金,請他巡邏時“通融通融”。

  王偉成家后,妻子沒有工作,孩子又小,生活很是拮據。然而,面對重金誘惑,王偉斷然拒絕,並將這一情況迅速上報團值班室。

  “邊防軍人守的是國門,樹的是國威。我家雖然是窮了點,但人窮志不能短,什麼時候都不能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談起這段經歷,王偉指著邊境線上戰士們用石頭砌成的“中國”二字,平靜地告訴記者,“因為人民就在我們身后!”這就是三連官兵的情操和境界。近年來,三連妥善處置邊情100多起,挽回經濟損失數百萬元,被遼寧省表彰為反走私先進單位。

  去年,來三連調研、蹲點的各級領導和機關干部絡繹不絕,他們不約而同提出一個問題:三連官兵的眼界寬闊、情操高尚、談吐得體,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扎扎實實蹲了些日子后,他們找到了答案:得益於持續不斷的理論學習,得益於入腦入心的理論武裝。

  大學生士兵李朋從小就向往軍營,2011年10月的一天,發現大學校園到處貼滿了征兵啟事,他毅然攜筆從戎。然而,從張揚個性的大學校園到直線加方塊的綠色軍營,巨大的反差讓李朋有點“水土不服”,軍事課目摸底測試,他的名次幾乎墊底……一向樂觀向上的小李內心產生了巨大的挫折感,漸漸萌生了退意。

  連隊干部沒有放棄這棵“好苗苗”,像兄長一樣熱情幫助他提高訓練成績。漸漸地,他的訓練成績上去了,受到新兵連嘉獎。下連后,李朋被三連官兵學理論的濃厚氛圍感染了,也找到了展示優長的機會,先后27次上講台為戰友解疑答難,還擔任了連隊理論教員。服役期滿,他帶頭向連隊黨支部遞交選改士官申請,成為連隊第一個大學生士官。

  是什麼力量促使李朋完成這一“蝶變”的?記者在他的一份思想匯報中找到答案:“連隊濃厚的理論學習氛圍,使我感受到軍營如同一所大學校,同樣能學到很多東西……”

  官兵眼裡的“富”:不是錢財而是知識

  隻有初中文化的張春秋,剛入伍時,一提理論學習就像霜打的茄子。班長從培養興趣入手,把參加演講比賽和讀報紙的活兒交給了他。一個季度下來,他的照片登上了全團“理論學習之星”光榮榜,張春秋心裡美滋滋的。

  此后,張春秋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總是把理論學習小冊子揣在兜裡,巡邏途中翻一翻,訓練間隙看一看,茶余飯后讀一讀,還寫下30多篇心得體會,自身素質越來越全面。士官選取測評時,他獲得全連94%的支持率。

  如今,張春秋拿到了國家自學考試大專文憑,帶出兩個先進班,所帶戰士中有21人被評為優秀士兵、3人考學提干。

  在三連採訪,記者的一個強烈印象是,官兵們的知識面很寬,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了解得特別多。

  戰士黃飛是遼寧省軍區理論宣講團成員。一次探親,他圍繞“國家稅費制度改革”為村民搞了一次專題宣講,贏得滿堂喝彩。前年底退伍后,黃飛參加貴州江口電業局人才招聘會,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時隔不久,又在局裡組織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中“一課成名”,被聘為電業局后備輔導教員。

  連長楊玉玉說:“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中蘊藏著豐富的知識,自然的、歷史的、人文的應有盡有。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理論就是學知識、學政策、學文化,學好理論有利於拓展官兵的知識面,進而實現官兵全面發展、全面進步。”

  近3年,連隊34人次參加上級各類比武競賽獲獎受表彰,30余名戰士獲得自考本科文憑。

  官兵眼裡的“帥”:不是外貌而是擔當

  三連的兵人見人愛,人見人夸。因為當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站得出來,沖得上去,勇於擔當。連隊圖書室裡懸挂著的6面錦旗,即是對官兵嘉言懿行的褒獎。

  去年7月的一天,駐地居民張永光不慎落入江中。江闊水深,浪卷雲飛,圍觀的人一撥又一撥,有人照相,有人報警,就是沒人敢下水施救。

  就在這時,帶隊巡邏的副指導員朱士鵬發現情況,立即沖出人群,跳入湍急的江水中,拼盡全身氣力把張永光拖出激流,救上了岸。

  為感謝救命之恩,張永光一家專程送來一筆慰問金。朱士鵬擺擺手拒絕了,他微笑著對張永光說:“生死關頭,我們三連官兵人人都會這麼做!”

  2010年5月,三連駐地附近村庄突降暴雨,劉向陽等村民的蘑菇種植大棚眼看著就要被洪水吞沒。連隊聞訊,立即組織黨員突擊隊直奔大棚,在滂沱的大雨中奮戰5個多小時,筑起一道堤壩,終於保住了大棚。

  為了群眾敢於擔當、勇於奉獻,這就是三連官兵的品格。

  當然,這種品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戰士王瀚鐸,很帥氣的一個小伙子,家庭條件也比較優越,入伍前愛玩網游,有空還喜歡約幾個朋友飆車,父母整天為他提心吊膽。入伍后,他潛心學理論、學文化,訓練很刻苦,被評為連隊標兵。去年,王瀚鐸的大幅照片上了駐地征兵宣傳的廣告牌,引來無數圍觀者。王瀚鐸告訴記者:“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那麼帥!”

  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連隊17名官兵被駐地請進了廣播電台、電視台的直播間,談人生、憶善舉、話修養,在駐地邊城引來無數好評。

(來源:中國軍網)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