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歐洲傳統陸軍強國,德國在坦克和裝甲車輛的設計和建造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現役的豹2A7+主戰坦克更是被很多專家和軍迷評為最強坦克。相比之下,德軍的“黃鼠狼”步兵戰車就遜色了不少,這款服役於20世紀70年代的老裝備已經不能滿足德軍的需求,正被成批運進“坦克墳場”,等待拆解。
送走了“黃鼠狼”,德軍迎來的是一型“鋼鐵猛獅”——“美洲獅”步兵戰車。該型戰車使德軍裝甲步兵部隊擁有了一種在防護、火力、機動性和指揮能力都好於過去所有同類裝備,不僅能夠勝任傳統對抗,還可以作為快速反應部隊和維穩部隊,在局部沖突和維和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與德軍轉型高度契合,開啟了德國戰車的新時代。
強大的綜合防護能力是“美洲獅”步兵戰車最顯著的性能特點。與同樣為中型裝甲車族的美制“斯特賴克”輪式裝甲車不同,德國“美洲獅”步兵戰車從一開始就將生存能力視作核心指標。這一思路不僅遵循了德國裝甲車輛強調防護的傳統,也在幾次戰爭中得到了驗証: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斯特賴克”裝甲車的高機動性盡管帶來了軍事上的快速推進,但由於犧牲了必要的防護,隨處可能遇到的地雷和各種簡易爆炸裝置讓美國大兵叫苦不迭。
“美洲獅”的基本防護主要通過A、C兩個級別的模塊化結構實現。在C級(戰斗級別)防護時,車體和炮塔等關鍵部位加裝高性能附加裝甲模塊,車重達到43噸,可提供當前世界最好的車體防護,可抵御反坦克武器、中口徑武器、簡易爆炸裝置以及10千克以上的地雷和小型炸彈的攻擊。冗余的功能和分層操作方式則進一步增強了車輛的防護力,當一些零部件被摧毀或發生故障時,“美洲獅”仍能完成一些操作,不至於完全喪失戰斗力。
盡管加裝了厚重的裝甲,“美洲獅”依然具備出色的機動性,其最大公路速度達到了70千米/小時,可以與豹2主戰坦克進行協同作戰。這主要得益於先進的動力和懸挂系統。“美洲獅”採用了著名的890系列發動機,其功率性能比當今世界上最好的汽車柴油機還高30%,體積和重量卻隻有同樣功率級別的軍用柴油機的一半。懸挂系統的選擇上,“美洲獅”使用的液氣懸挂裝置讓行駛更加平穩,即使在行進狀態下依然可以射擊。
由於主要任務是支援主戰坦克作戰和保護車載步兵,“美洲獅”步兵戰車遙控炮塔上裝有1門30毫米機關炮,該炮射速達到了200發/分,可以發射穿甲彈、空爆彈,打擊3000米內的軟、硬和空中目標。通過先進的觀瞄/光學系統,“美洲獅”步兵戰車即使在行進中也可以對目標進行射擊,實現了隻有主戰坦克才能實現的“獵殲”能力,極大地提高了車長和炮長的協作水平。
目前,德國聯邦國防軍已將“美洲獅”定位為德軍快速反應部隊中唯一的中型裝甲車輛平台,未來“美洲獅”還可以根據德軍轉型和改革需求,進行功能升級和擴展。由於採用了模塊化結構,其重量范圍內含有很大的重量儲備,並且預留了多個按國際標准設計的接口,例如指揮和信息系統、未來步兵系統、未來主動和反應式防護單元等。它們將使原本就非常先進的“美洲獅”步兵戰車更上一層樓,牽引德軍繼續前進。
(來源:中國軍網)